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清妖 > 第110章 这小子是当尚书的料

第110章 这小子是当尚书的料

不涉及改动房屋主体,只是进行简单的装修,因此工程量不大,绝对能赶在学生入住前完工。

赵安抽空亲自去看了下,这年头的装修材料没甲醛超标一说,加之又没有油漆,所以也不存在刺鼻气味问题。

基本是满意的,就是走时还是对人宅行提了几点要求,似乎不这么做他就白来了似的。

随着学庙前竖立的倒计时进入尾声,来自扬州府辖各州县的学子在各自学官老师带领下陆续抵达府城。

由于考场设在府学,这两天赵安真是忙的团团转,连晚上回去跟小娘子亲热都是草草了事。

终于,倒计时清零,关系能否考上功名最重要的一关——府试正式开始。

作为副考官的赵安自然同主考官知府大人一起出席了开考仪式,整个仪式流程比县试隆重许多,考场安全的也改由参府老爷派来的绿营兵负责,而不是像县试时由当地衙役班壮负责。

只这些绿营兵看在赵安眼里差劲的很,不仅装备十分落后,营兵也没什么精气神,一个个没精打彩的就跟上班下班似的应付。

难怪几年后几十万清军和白莲教那帮乌合之众都打了八年!

什么概念?

当年吴三桂领着一帮精兵强将跟清军也打了八年!

相当于白莲教那帮乌合之众能跟吴三桂麾下的百战精锐相提并论了。

可能当下唯一还算有战斗力的就是被福康安调往雪区的那支索伦劲旅了吧。

最新的邸报上有关于此事的新闻报道,说老太爷下旨命海兰察为参赞大臣,率巴图鲁侍卫和索伦兵一千余人前往西安归将军福康安统领。

赵安估计清军正式进入雪区得等明年。

原因自是京师还在庆祝老太爷万寿,万寿期间哪里能动兵呢,这不扫老太爷兴么。

另外可能是和大雪封山有关。

虽然对清朝完全无好感,但对乾隆朝最后一次雪区作战,赵安还是给予肯定的。

如果没记错,福康安、海兰察他们就是从雪区归来后陆续病死的。

可能是高原反应后遗症导致。

除了这件事,邸报上还登了个“祥瑞”。

说是浙江巡抚上报朝廷境内发现目前为止大清最长寿的老人,足足一百零三岁!

老太爷得知此事很高兴,命为这个老寿星建“升平人瑞”坊一座,给鞋一疋,银十两。

挺抠门的。

换赵安的话,少说也赏个一千两让人老人和子孙得点实惠。

十两银子够干嘛的。

本次府试流程知府和前任江教授已经敲定,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头两场各考一天,第三场策论需考两天,总计考四天。

监考这块归省里的娄老师负责,考试过程中正副考官除了坐班外便没什么事,他们的主要工作是阅卷定等,且正副考官没有特殊必要是不好到考场溜达的,因为很容易被人联想与考生有私下交易。

赵安这边跟木头人似的坐班时,京师的和中堂在家中与几位内务府官员正在盘账。

和中堂的府邸可是京城除了皇城外最好的风水宝地,座落在前海西沿、什刹海南岸,早前地皮主人是云贵总督李侍尧,后来云南粮储道海宁揭发李侍尧贪纵营私,经查属实,拟“斩监候”。

当年,老太爷又将和中堂的儿子丰绅殷德指为和孝公主(十公主)额驸,便下旨将李侍尧名下这块地皮赏给和珅作为十公主府第。

和珅为此耗巨资建造此府,前后用时四年,去年十公主正式下嫁,中堂一家便入住此府。

这会和中堂与内务府官员盘的是最近各地缴纳议罪银的账。

上期邸报刊发的两则“新闻”取得了和中堂想要的效果,截止目前为止各地解往广储司的议罪银已经多达二百八十万余两,估计后面还能有不低于二百万两的进项。

不过这个数目跟此次给皇帝办大寿导致的亏空还有不少距离,暂时又无法从其它地方挪补,老太爷昨天一高兴又要办千叟宴,还要给来京贺寿的藩邦、蒙古使臣赐礼,这么一搞又要上百万两银子开销。

外加明年要用兵雪区,户部和内务府这边都有点扛不住了。

因此有官员建议下期邸报上可以登两则因为交议罪银被免罪的新闻,以此进一步刺激地方官员缴纳议罪银。

和中堂觉得可行,正要让人去办时,管家刘全拿着一道折子进来想请老爷看一看。

看了眼自个最亲近的大管家,和珅不由笑了起来:“你又收了谁的银子专门替他递本子?”

在场官员都是中堂大人的亲信,没必要避讳。

“老爷您这话说的,奴才哪敢收人银子,就是这本子奴才觉得有意思,所以特地拿来给老爷看看,老爷要是瞧着有趣便留下,瞧着无趣奴才给打回去便是。”

刘全笑着将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的折子递上。

“打回去你收的银子给不给人退?”

和珅伸手接过打开,见是两淮巡盐御史郑博文的折子,只道又是常项奏报便没怎么在意,一目两行的扫了下,最后视线在一个有点眼熟的名字上顿住:“赵有禄?”

“中堂不记得了?”

边上有个官员忙提醒道:“就是那个主动缴纳一千两议罪银被皇上连升五级的。”

“噢,对,是他,一个马屁精有什么值得上报的。”

说话间,和珅随手将本子丢在边上的茶桌,对郑博文所报“忠教授”一事竟是毫无兴趣,更别提专门拿给皇上看了。

见状,刘全也不好说什么,反正本子他已经递了,老爷不感兴趣也没办法。

“你们接着说,”

和珅示意几个属下继续说事,未想门房通禀广储司郎中郭连凯求见。

这个郭连凯也是包衣出身,担着广储司郎中衔头实际却是负责内务府在外面开设钱庄、当铺买卖的。

如果说和中堂是老太爷的大会计,那郭郎中就是和中堂的大会计。

很快人就被领了进来,“叭叭”甩袖打千请安后,郭郎中便将扬州刚刚送来的一封书信恭敬递到中堂面前:

“禀中堂大人,扬州那边有个府学教授想跟咱们庄子借十万两,说拿什么学费作抵押,扬州那边不敢擅自做主就给报了上来.卑职这边也拿不定主意,故而请中堂大人给做个主。”

“一个七品官也敢借十万两,他拿什么还?驳了驳了,以后这种小事你们决定就好,不必报我知晓.等等,府学教授?赵有禄?”

和珅疑惑接过郭郎中手中的书信来看,看完竟是笑了起来:“让这小子做教授屈材了,应该到礼部当尚书嘛。”

(本章完)

推荐阅读: 家有表姐太傲娇 邪皇诱宠:毒医世子妃 异界之红警冲锋 代孕迷情:总裁诱爱小娇妻 将军家的小娇娘 无良宫略 重生:开局逮到高冷校花超市偷窃 医香嫡女:世子请闪开 半欢半爱,老公狠洁癖 半扇孤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