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明白的拉胡尔的意思,宜居的孟买会吸引更多的人口,直到它再一次不堪负重。
印度太穷了,其他邦跟孟买比起了来,仿若十九世纪。
每天驶进维多利亚火车站的列车上,挤满了来自比哈尔、北方邦的打工者,他们源源不断涌进孟买城。
若这些人知道一下火车就有政府出资为他们建造好的房屋住,来势会更凶猛,一切都是徒劳的。
“这是令人绝望的地方,一座孟买城装不下整个印度。”
拉胡尔爱着这个国家,他是刹帝利种姓、家境显赫。毕业于世界知名大学,完全可以留在国外定居。
但他回来了,把相当一部分精力花在了孟买都市规划机构的工作上,而这一部分的工作是无偿的。
“算了,我们还是来看你的苏尔园区吧。”拉胡尔又摊开了一张图纸。
早在几个月前,罗恩就邀请他去过一次苏尔电器。
那时罗恩刚从北方邦回来,苏尔电器形势大好,他迫不及待的畅想未来。
办公楼、研发中心、厂区.他一股脑的把自己的诉求,都讲给了拉胡尔听。
现在经过三四个月的实地考察、测绘,苏尔园区的设计已经初具雏形。
“那块地除了偏南孟买较远,其实位置很好。它周围没有碍眼的建筑,有一大片荒地任你发挥。”
拉胡尔爱死了这种白纸作画的感觉,他恨不得整个孟买也是一片荒地。
“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放在南边,那儿没有遮挡,不用担心采光问题。
厂区放在东北,周围有两条马路,方便运输。
员工社区放在西边,我为它配套了娱乐区、运动区、餐饮区,还有休闲区。”
拉胡尔指着图纸滔滔不绝,看得出来他很满意自己的设计方案。
图纸上的苏尔园区美轮美奂,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是一贯的现代科技风,拉胡尔的拿手好戏。
厂区规规整整,相互之间留有足够的距离,甚至还有他妈的草坪!
是的,草坪不止出现在厂区,员工社区也有它的身影。
那一大片绿色的区域中间,竟然还有个小池塘!
罗恩呆了,这玩意儿应该出现在印度吗?
什么档次,新德里的国家议会大厦也就这样了吧?
“我有个问题。”
“什么?”拉胡尔抬头。
“员工社区为什么放在西边?”
“西面靠海,更开阔。那里的日落很美,微风徐来。”
罗恩点头,确实如此。
在孟买,人们从小就学会了朝西看,因为只有看那里时,人们的视线才不受遮挡。
如果孟买人走上阳台环顾四周,很快地,他们的眼睛会自动向西远眺。西面是大海的方向,有无限可能的地方。
“把办公楼和研发中心放在西面,员工住宅区放在北边,草坪、池塘、娱乐区、休闲区这些统统去掉!”
“什么!”这次轮到拉胡尔傻眼了。
“园区只有两百英亩,苏尔电器是一家公司,不是房地产开发商。”罗恩耸肩。
“可是良好的居住环境,不正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吗?”
“拉胡尔,孟买不是波斯顿。这里的人穷的连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他们不需要草坪,那完全没用。”
与其考虑什么绿化、娱乐、休闲,不如多盖点住宅楼,那可以多解决数百上千名员工的居住问题。
“我早该想到的,是我之前的想法太草率了,孟买那么挤。”拉胡尔叹气。
“这份设计图也留着,我有大用。”罗恩两眼放光。
“你喜欢就拿去吧,我要重新考虑园区的容积问题。”
拉胡尔认为罗恩说的对,摆在孟买面前的首先是住房问题,它才是根本。
他最开始想把苏尔园区,打造成理想中的现代化高端产业园。
他希望苏尔园区能成为那里的地标性建筑,人人抬头都能看到它、认识它。
就像一张名片,引人夺目。
不过孟买的现实问题击垮了这样的想法,它太前卫了。
“说到住宅,你知道该怎么解决贫民窟问题吗?”罗恩随口问道。
“贫民窟?”
“对,苏尔电器北边的空地上有一个贫民窟,大概两三万人。”
“你想把他们迁走,又不至于引起激烈的反抗?”
“对,这个问题相当头疼。”
“办法也不是没有。”拉胡尔又想起了那张孟买城市图。
“嗯?”罗恩猛的抬头。
他就是随口一问,贫民窟还能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