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日之后。
晨曦依旧,只是风略显得大了一些,竹院之中只有一个瘦弱身影,依然坐于竹椅之上。
风拂发丝,撩起几道寂寞无声。
“不知道是否顺利想来应该不成问题。”许三生放下手中书简,自言自语道。
正如许三生所料,老石头在两天前留下字条便消失了,自修习气衍括起,这样的情况常有发生,这便是修炼中的闭关。
只是修炼之事,许三生不懂。
许三生站起身来,活动了下筋骨,面色比五天前又多了一丝红润,只是此时心中略有一些浮燥。
“山中长久居,仿如隔世人。总觉着少了些生气,难免有些寂寞烦心正巧老石头不在,今日又无书简可看,去城中逛逛,顺便再带些书简回来。”心中这般想着,许三生随手抓起一卷书简,慢悠悠往外走去。
小山清静,却并非是全无生机的冷清,反而相当热闹。
沿着下山之路走去,虫鸣鸟叫声声,松鼠轻跃来往,与人不惧,甚至跳到肩上嬉乐,一副合美之景。
这便是许三生不许老石头在此山中捕抓的原因,虽只是些寻常野兽,却也添了不少鲜活气息,散了许多寂寞情绪。
距竹隐山七里之外,有一座孤城,泰然而立,名映月城。
不知其年岁几何,似乎亘古至今,不知何人修筑,仿佛早已存在。
至于其映月之名,倒是有相关传说记载于书简之上。
传说:此城乃是仙人所筑,因其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又地处莽荒境内,山中灵珍异宝极多,故建城于此。
然而,海域广阔而神秘,海妖力盛,常有袭城之事发生。于是,众仙联手,取灵剑一柄,又取山中一湖、一潭与海域千里,布下水月剑光阵。
每逢月圆,天月映照于一海、一湖、一潭中,倒影在城中上空显聚,便有了四月同城的神仙奇景。
而海域千里遥望,可见城之上空亿万银光,如利剑般悬浮于天际,使得海妖从此再无逾越。
映月城也因此而得名。
如今三水依旧在,只是四月不同台。
鉴于相关书简颇新,也只当是个传说新载,真假不必苛求。
但此地地理环境确实极佳,可谓之宝地而不为过。
三面山,连绵不知多少里,山头起伏绿浪迭漪,山中有千年古树遮天辟日,其万冠之下,天材地宝数之不尽,取之不竭。林中极深处,偶有神物出世,仙光披霞,紫云幻化。
实在令人为之而疯狂。
当然,也少不了妖兽精怪、蛮荒异种,一不小心就会命丧其中。
如此环境,造就此地崇武之风盛行,民风彪悍而野蛮,一言不合,大打出手,甚至剑拔弩张。
好在城中禁斗,才使得这里繁华不减。
一路走去,所见之人行色匆匆,络绎不绝,皆为进山寻宝。
而许三生则手持书简,轻步漫走,时而低头,时而抬头,以这般模样穿插其中,也算是别景一道。
临近城门,许三生这才收了书简。
城墙高九丈,长数里,浑然一体,没有一丝砌垒拼接的痕迹,像是一整块超级巨石被掏空了城池部分,独留城墙。
此举似乎是神仙之能,让人不由对书载的传说有了一些相信。
墙体上有数处巨大的划痕,深没其中,如巨兽之爪,再配予斑驳雨渍,仿如迟暮的巨人在恬憩中,疲惫地细数往昔伤痕,无声而泪流。
城门朝内而开,阳光斜斜而来,有城守二人,他们身穿皮甲,背负长弓、箭筒,羽盾附于肩臂,长剑持手,以生冷而铁血模样,分别站立两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