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隐山,不高,只一座小山头,山顶有间竹院,清新素雅,四周青竹盘绕,翠绿盎然且有致,因常处湿雾朦胧状态,其中隐隐意境恰与山名相符
时至初春,乍暖还寒。
晨曦刚刚显露,天际一层白雾厚聚而不散,将云蒸霞蔚的美景裹入其中。
散射的晨光还未来得及磨透白雾,竹院之中却早已有了生息。
一案一椅,一老一少。
案台新绿,淡淡竹香幽然,几卷书简胡乱摆放,书名不详,案台左手边上一壶清茶,热气升腾,显然是刚沏不久。
竹椅上坐着少年,一袭白衫,手持书简,低头垂目,口中偶尔传出几句断断续续的诵读声,含糊不清。
竹院的一角落,低矮的竹篱笆前,一位年纪六旬的老者,身着青色长袍,以细竹穿髻,背对少年,仰面朝向东方,以极其怪异的姿势站立着。当一缕初光映入竹院中,白衫少年恰巧合上书简。
“可有发现”老者姿势未变,问道。
“这话你已经问了一千四百二十三遍”白衫少年略显得不耐烦道。
“看来是没有收获不着急,再找找”
“这话你同样说过一千九百六十五遍”
老者不作声,深吸了一口长气,断续而又有节奏的慢慢吐了出来,而身体随着吐息声轻微颤动着。
“实在是不喜欢这身白衫”少年伸手拂去身上白衫的褶皱。
“那就换上青衫”老者完成吐息,回道。
“青衫更是不喜欢”
少年说完紧了紧身上白衫,看起来更显得瘦弱。
晨光透过湿雾而来,倒也不是很烈,少年抬头直视那道光,光中有七彩,只是映到他那张清秀俊俏的脸上,只剩下病态的白。
“长读书,可以清障幕,能使人睿智只可惜智不能治”
少年适时避开那道入目的光,眨散眼中的酸涩,倒了杯清茶,叹了口气,沉吟道:“这已经是第一千四百二十三卷书简了,却从未出现有关神灼之痛的解说,哪怕只言片语也好”
“不着急,再找找”
“这话你又多说了一遍神灼之痛乃是神仙病,凡世间无医”
“那就寻仙”
“这话说得就如同这山中雾气般轻巧,光落声止,也便散了落了”
少年说完,叹了口气,接着道:“神仙岂是那般随随便便可以寻着的即便是找着了,也未必有解,未必肯医治”
老者那怪异的姿势与吐息依旧未变,又是不作声。
竹院中出现了短暂的安静。
少年觉得有些无趣,转头看了老者一眼,问道:“老石头,还未入藏息二境”
“修门还未寻到”
“不着急,再找找”白衫少年咧嘴笑道,笑的很是开心,像是打了一场完美的胜战。
“应该快了”
“那是好事。”少年喝了口茶。
茶温刚好,不热不凉。
“老石头,只知道你姓石,却从没有听你提及过名字,难道就没有名字”少年又喝了一口茶,顺带从杯中吸了片茶叶含在口中。
“曾经应该有过,只是时间久了却是想不起来了”
“想不起来那就不想罢。”少年点点头,像是想起了什么,接着又问道:“那我这许三生的名字又是如何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