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家父李隆基 > 第412章 以工代饷

第412章 以工代饷

第412章 以工代饷

当下的大唐,有一个非常可怕以及致命的问题,一个李瑁必须在有生之年解决的问题。

外重内轻的兵制,这样的兵制,如同大海行舟,一个不好,就是船毁人亡。

但是想要做到中央军实力压过边军,是非常艰难的事情,它牵扯的因素非常之复杂,但又不得不做。

中央军,我们可以理解为驻扎在京师附近,直归皇帝管辖的嫡系部队,那麽以当下的关中地区,能否能够养活数量庞大且足够精锐的中央军呢?

答案是否定的。

大唐定都长安,因为地理缘故,决定了这座人类历史上璀璨的政治中心,必须依赖各方输血,才能保持正常运转。

隋朝杨广修建大运河,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供应长安。

没办法,得不到外部支援,仅仅依靠关中,根本养活不了长安的一百方人口,这不是普通的一百万人,这些人当中很多人的生活水平,太高了,消耗的资源也是空前绝后。

这就是为什麽,历史上从唐朝之后,长安便再也没有以首都的身份出现。

李瑁自然认为,迁都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但是这种做法在当下,那是找死,你一旦提出这个念头,不超过一个月,长安必然兵变。

路要一步一步的走,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每个人,都是只会为自己考虑的,这是人的本性。

为别人考虑的,其实是淘汰者,当然,这样的人不少呢,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人,这个社会才更为和谐。

那麽反之,过于替自己考虑的人,就属于不安定因素了,尤其是在朝堂,因为这座大殿上,你不论多麽自私自利,都要表现出一副为国为民,不为自己的大公无私姿态。

五月末的一场朝会上,

李林甫提出以各镇实际情况,适当削减藩镇经费,第一个反对他的,就是盖嘉运。

「右相为什麽总是盯着藩镇不放呢?」盖嘉运语气还是非常客气的,道:

「不是盖某护成卒,前年藩镇为了配合朝廷改善财政,硬着头皮认了恶钱,已经在军中引起极大的不满,如今又要削减,哪个节度使,也不敢认这个啊,军中哗变不说,恐还会引发外族窥探,可谓百害而无一利,望右相深思。」

户部侍郎萧灵闻言,苦着脸道:

「户部每年的帐,算来算去,大头都在藩镇,亏空几乎全都源自于边军的军饷,削吧,引发兵变,不削,国库耗费殆尽,年年亏空,你怎麽选?」

事实上,当下的财政正在一步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李瑁继位之后,提倡节俭,又拿出内库补国库,给李林甫输了血,缓了一口气。

但这是治标不治本,几大藩镇每年的耗费,占了全国财政开支的百分之六十到七十。

这健康吗?这个数字简直是骇人听闻,哪个国家敢这麽干?

正因为军费过高,以至于官更的工资都被压缩了,工资少了怎麽办?以权谋私,反正人家不可能饿着自己。

那麽一级一级下来,最后全都落在了老百姓头上,这样的财政,河北不反见了鬼了。

因为河北,是大唐第一赋税重地。

盖嘉运摇了摇头,环顾殿内众人,道:

「你们是真不怕啊,今日殿内在座之人,有几人有藩镇任职经历?」

今天,尚书右仆射,自由人萧嵩也在场,一般有大事,中书门下会通知他来开会,小事的话就不叫他了。

今天议的,肯定是大事,所以不但萧嵩在,信安王丶杜希望也在,加上裴耀卿丶裴宽等人,不少都做过封疆大更。

盖嘉运自然是在寻求这些人的认可,

但是这几个大佬,都没有接他这个茬,这才叫贵人语迟,没想明白的事情,

不要轻易出口。

郭虚己警了一眼萧嵩等人,点头道:

「这件事确实需要万分谨慎,当下藩镇皆为募兵,削减军费,就是削减他们的军饷,动了成卫的根本,出乱子的可能性非常大。」

「这个道理谁都懂,难道我们不知道将士们会不满吗?」裴耀卿淡淡道:

「朝会议什麽?议的就是怎麽去解决问题,不是让你一次一次提醒大家,问题在什麽地方,就你目光如炬,我们都是笨蛋?」

郭虚己尴尬一笑,垂首不语,挨了一顿训,一点不生气,因为他知道,裴耀卿是指桑骂槐,不是冲着他来的。

盖嘉运自然听出裴耀卿其实是在骂他,冷哼道:

「不是什麽问题都能解决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亘古不变,边关将士都是活一天算一天,脑袋绑在裤腰带上,他们的军饷那是万万不能动啊,当下我大唐边境并不安稳,绝非削减军费的时机,一旦外患加上内忧,

诸位又该如何应对呢?」

卢奂面无表情道:

推荐阅读: 神话从宝莲灯开始 当了魔君的我想转系去道门 火德仙族 宇宙级魔神 Z世代艺术家 港片:我洪兴仔,情报大王什么鬼 全民藏宝图,只有我能看到提示 无职转生:魅魔剑神?我不认! 这个书生有点狠 我叫宇智波斗焕,打的村民直叫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