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得罪资本后,我的歌越唱越红 > 第131章 盼归!军民一家亲!够上中小学生教

第131章 盼归!军民一家亲!够上中小学生教

第131章 盼归!军民一家亲!够上中小学生教材的作品!

“军港之夜啊~”

“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

不同的歌有不同的唱法,像是《我和我的祖国》,美声男高音简直不要太凸显那种“大国之音”的感觉;《万疆》戏腔一出,艳压全场;《少年中国说》就要用最亮眼的音色唱出少年的肆意张扬!

而《军港之夜》,就是要唱出那种偏渔歌、童谣,如海浪般轻柔的感觉。

有人会说那种声音非常具有时代感,但却已经属于是过时的唱法了,可经典,什么时候不是永久流传的呢?!

该说不说的,在沈铭恩拎起话筒演唱《军港之夜》前面几句歌词的时候,很多看不得他好的人,都已经笑掉了大牙……

“噗……”

“这啥啊都是……”

“这是什么风格啊?”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曲风?”

“好古老的唱法哈哈哈……”

后台那边,不少主旋律创作人在镜头没有对准他们的时候,私下里偷偷讨论,嘴上都说着诸如此类的话。

很显然,都觉得沈铭恩这首歌,有点儿过于古老了……

这个曲风,就不像是主流的曲风,现在这年头不管是什么风格都要往流行靠拢,毕竟流行风格是市场的主基调,这帮主旋律歌手们在创作的时候也有更多的加入到这方面元素。

按理说,加入“流行”元素这方面,沈铭恩才是最在行的……

毕竟,无论是他的《少年中国说》还是之前的《中国话》,那都是非常具有流行元素的主旋律作品。

可这样的他,现在竟然将所有的“流行”元素抛诸脑后,选择了这么一个,听上去都有点儿“古老”的曲风……

就跟那些做餐饮夏天干烤串儿的一样,一开始烟熏火燎的烤的那个串儿挺好吃,结果他非要追求什么高大上,整特么什么好食材,什么“还原食材本身的味道”,然后弄什么羊白条,也不加孜然那用的木炭也是没啥味儿的……

后来生意不好了还特么不知道为啥。

还能为啥?

我特么来吃烧烤,我就是来吃那股子烟熏火燎的味儿的,我特么就是吃路边摊的!

你非要给我整特么什么高大上,可偏偏没了那个味儿啊你懂伐!

虽然这个例子举得有点儿八竿子打不着,可沈铭恩现在跟那些人真的没啥区别!

大家来看他演出,听他唱歌,就是来听他唱红歌的,本期第二轮就是来听他唱上一轮《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那种硬朗曲风的……

结果沈铭恩弄了个啥?

反其道而行之!

这特么一个城门楼子一个胯骨肘子,这能一样吗?

观众们不接受,太正常了!

“这下铭恩老师本期应该悬了……”

好多个后台的主旋律创作人们彼此间议论的时候,都是一边摇头一边这样说的。

是啊……

本来资本就针对他,本来他本期这个擂台就不好打,结果他还自己堵了自己的路。

现在好了……

不出意外的话,他基本没什么可能继续晋级了。

说来也唏嘘啊……

雷霆雅塔莱恩,铭恩大帝,如此惊才绝艳,却要惨遭资本一手横压……

惜才归惜才,一想到下一期淘汰了沈铭恩,他们就不用被迫跟着“上难度”了,也就还挺开心的。

值得一提的是,后台这帮主旋律歌手里,就只有那位老牌男高音歌唱家岳霍川,没有跟其余人一样笑嘻嘻……

他不光不笑,反而越听沈铭恩唱,越蹙起眉头。

“岳老师,怎么了?”一旁的创作人见状不由问了一嘴。

“没……”岳霍川摇摇头,随口说道:“就是觉得这个曲风有点儿耳熟。”

在场的这帮人呢,大多数年龄都不算很大,除了岳霍川之外基本都在三四十岁左右……

没办法,毕竟过了这个年龄,精力就很难跟得上了,很难能够参与到《华语打歌中心·红歌季》那么紧张的创作过程里。

可能也是年龄限制吧,他们对80那个年代没什么了解,很多人在那个年代都是还是孩童时期……

岳霍川今年五十六岁,虽说还没过生日,但也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

正是因为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知道这样的曲风在当时会有多么的受欢迎……

或许,的确,现在的很多年轻观众对这样的曲风不屑一顾,听到甚至会毫不犹豫的切歌划走,但像是他这样年龄的人,却会觉得这种歌很有韵味。

老一辈人喜欢的东西一直都没变过,也不会变,就怕是这歌被太多的他这个年龄段的人喜欢……

当然,这仅仅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是岳霍川听出这首歌里面,有一些自己听着特别耳熟,但是叫不出名字来的东西。

“希望是我想多了吧……”

岳霍川摇摇头,将脑海里奇怪的念头尽数驱逐,也令自己与其他人一般,期盼着沈铭恩本期没有“后手”,惨遭淘汰。

而此刻,沈铭恩的演唱还在继续……

……

“年轻的水兵~”

“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

曲风,或许有些偏向于80年代,给观众们一种“老旧”的感觉,但歌曲里面的“时代感”却是一整个拉满了。

老的东西,不被很多人接受,但老的东西,永远有味道。

像是沈铭恩这首歌,就给人一种,好像在听磁带的感觉……

磁带啊……

多么具有时代性的词汇。

BB机、磁带、CD,这些东西现在市面上基本都已经见不到了,但他们仍旧象征着一个时代,仍旧能够在出现在人们眼前时,便瞬间将人拉回那个时间节点。

也像是这首《军港之夜》,即便曲风与现在很多常规流行曲风大相径庭,可歌词、曲调里面表达出来的那种内容、内涵,却完全不输给任何流行作品。

沈铭恩的演唱,营造出了一种安静、安宁的氛围,相较于之前那种“硬朗”曲风,这首歌更加抒情,也更加具有生活化,仿佛隐含着一种“军民和谐共处”的深层内涵一般。

不知不觉的……

有些观众,竟感觉听进去了。

尤其在听这句“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的时候……

这句歌词很有画面感,如果交给语文老师在课上给同学们做阅读理解,肯定会有同学告诉老师:

“这句歌词展现了军人蜀黍们刚柔并济的内心世界,既有保家卫国的钢铁意志,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听听!

多么具有深意!

多么具有内涵!

多么值得深思!

多么发人深省!

柔和的曲调和演唱腔调,仿佛在模仿夜色下宁静的浪涛一般。

大海,不会永远是波涛汹涌,不会永远像《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一般雄心万丈,也会像《军港之夜》里,夜幕降临时那样安静祥和。

站在海岸边保家卫国的蜀黍们值得赞颂,紧张训练后短暂休憩的蜀黍们同样值得赞颂,你赞颂蜀黍们不能只赞颂他们的抛头颅洒热血,他们每天紧张训练后累得瘫倒在床上,睡梦中梦到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的美好景象,而露出甜美的微笑的画面,更加值得赞颂。

打打杀杀不叫和平,国泰民安才叫和平!

多么令人向往的一幕,让人听了,脑海里产生联想,继而嘴角不断上扬……

一时间,有些有点儿年龄,有点儿阅历,多少经受了些岁月沉淀的人,都不由自主的闭上了眼睛。

也就在这般情况下,沈铭恩继续轻声唱着:

……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

“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让我们的水兵,好好睡觉~”

……

《军港之夜》这歌,初听给人一种什么感觉?

一种那种,好像小时候,躺在母亲的怀抱里,母亲哄着睡觉时候,嘴里哼唱着的歌谣的感觉。

就是那种……童谣,对,就是童谣那种感觉!

一般来说,童谣这种东西,基本上没有特别清晰全部的记载,都是各地区当地人们口口相传的东西。

比如山冬的省会城市就有“你奶奶个头,像皮球,一jio踢到百货大楼”这种比较搞怪的……

也比如像是《军港之夜》这种,听上去有点地区特色在里头的……

【怎么听着有点儿像是……海喃渔歌啊?】

线上直播间那边,同一时间在线人数高达几百万,全国各地的观众都有,评论区里有些个海喃ip的观众,似乎是认出了这种风格,纷纷在下面评论留言:

【我刚才就想说了,这有点儿像是以前我妈他们那一辈人经常哼唱的那种渔歌……】

【雀食,就是“哩呀哩哩美”那种感觉……】

【这歌听着就挺生活化的,就感觉像是那种,渔民视角,看待海军蜀黍的感觉一般……】

【把水兵比作远航归来的亲人……哇,这个寓意有点儿意思了哈!】

【沈铭恩啊沈铭恩,你小子现在写歌都要让别人做阅读理解了吗?!】

【哈哈哈……越来越高大上,真的是越来越高大上啊!】

……

作品里有没有东西,观众们是最直观能够体现出来的,互联网时代不存在什么“蒙尘”,是金子基本上都特么能发光,你诚心诚意的投入里面了,不怕观众们意识不到。

像是沈铭恩这首《军港之夜》,早在前奏轻柔曲风出来,大多数观众都将注意力投入到这首歌曲风柔和不是《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的硬朗曲风,而感到失望的时候,就已经有些观众听出,这首歌的旋律,跟海喃渔歌很像了。

后续这首歌,也果然延续了这样的这样的风格,并且将之融汇的非常有感觉……

这首歌目前来看,几乎可以说是将海喃渔歌里的“海味”与军绿歌曲的“兵味”融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一种“诗中有画”的意境。

这种美学表达不仅符合海喃渔歌“以海为镜,照见生活”的创作理念,也为军旅歌曲诸如了清新的民间文化基因。

让人听了,耳目一新!

推荐阅读: 金铲求生:一福星一个彩色海克斯 港综:让你吃瓜,吃瓜到大嫂身上 暴雨夜,校花敲开我的房门求收留 全职高手:重生孙翔,女友苏沐橙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红尘尸仙 东京少女们大有问题 夫人请住手 三国:我的计谋模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