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征服》火了之后,导演高群舒在业内的声望也狠提了一波。
不再像以前那般,拍戏拉不到赞助,还得自己掏钱。
拍完了也没人买,得上赶着去吆喝,找各种小老板讨生活。
一部戏红了,一切就都变了。
导演和演员,其实都一样。
一火,就从孙子成了大爷。
不光拍的电视剧有人抢着要,还让他顺利进入了电影行。
上影厂拍《东京审判》时就找到了他。
虽然票房一般,来回捣鼓到最后,勉强捞了个保本。
但国内的奖项和提名拿了不少。
高导见此,心气也足。
我可以啊!
拍电影也没拉胯。
这就开始寻找更大的投资与合作。
这年头影视行谁有钱?
帝圈!
港圈是有钱,但他不熟。
而且高导擅长的是警匪和暴力题材的影视作品。
这类作品,港圈比他熟。
用不上他。
找来找去,便找到了桦宜头上!
他带着一份自己新做的警匪犯罪剧本,找到了王家哥俩。
见到他找上门,桦宜还挺热情。
已经在走上市流程,很快就要见分晓,公司现在缺的就是人才和好项目!
但聊了许久后,桦宜的高层对他手中的项目兴趣一般。
就在他即将失望而归之时,加入桦宜数年,专门负责影片监制和审核的陈国富给高导喊住了。
“你这个项目,公司觉得一般。”
“但我手里刚好有个份小说版权,我做了份剧本大纲,要不要一起看一下。”
这本小说,就是有“华夏谍战之父”美誉的知名作家,麦家所撰写的《风声》!
《潜伏》火了后,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谍战热。
桦宜这边肯定也感兴趣。
陈国富便找到了麦家。
麦家的家世很特殊。
爷爷是基督教徒,外公是地主。
就这成分,在特殊年代的待遇,可想而知。
幸好这位脑子够好,凭成绩进入了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改变了命运。
毕业后又分配到了福州的一家情报机构,负责无线电分析和收发工作。
就因为这份工作,才让他有了些谍战小说的理论基础。
人家都是编的,可他是真会啊!
复员后到了成都电视台当编导,边摸鱼边写小说。
当过兵,又是川蜀出来的。
这两点,让他非常容易打入帝圈高层。
所以一想找谍战题材的作品,首先就想到了他。
陈国富自己混港圈的时候,也当过导演。
但现在主要负责的是桦宜作品的监制工作。
并且他还是华夏最早一批专业监制。
以前华夏的监制没啥大用,都是导演和制片说了算。
这位在哥伦比亚电影混过,把国际化的标准监制理念引入了桦宜,再带向整个娱乐圈。
陈国富能导,但有个问题。
他擅长的,是恐怖,惊悚,比较邪典的那种阴郁风作品。
梁家辉和刘若婴的那部《双瞳》就是他的大作。
这片子说的是一位FBI与宝岛警察一起追捕连环杀人犯,最终发现这起案件背后有玄学力量存在。
听着是不是觉得有点熟悉。
后来有一部系列作品的第二部,就是华夏侦探和美利坚警探一起,调查富有玄学背景的连环杀人案。
就是《唐人街探案2》。
《唐探2》被很多人说是抄袭了《双瞳》。
因为片中关于五行杀人,兵解成仙的理念与《双瞳》是完全一致的。
但还真不能说陈思成是抄袭,最多是致敬。
抄袭与致敬之前的区别,往往在于两位作者之间的关系。
陈思成与陈国富认识,关系还很好。
而且片中王逊扮演的角色,名叫“陆国富”。
明显是在恶搞陈国富。
陈国富很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风格,难以把握一部谍战片。
他不擅长群像刻画。
哎!
高群舒刚好擅长啊。
高导最爱搞群像,他的作品,无论电视剧还是电影,都是乌泱泱一堆人。
陈国富想着,他的群像能力,再加上我对风格的把控,应该能凑出一个合适的班底。
俩人聊了一阵后,高群舒也觉得有点意思。
关键桦宜给的太多了……
王家哥俩需要在上市前后拉高股价。
一旦上市,资金根本不成问题。
现在的投入,以后都能十倍,百倍的在股票市场上捞回来。
所以哥俩直接给这项目打上了“无预算上限”的内部标签。
但也只是说说,否则就不会拉来冯晓刚当监制,监管这俩导演了。
即使如此,条件也已经足够诱人。
不过双导演体质会有弊端,那就是谁说了算。
好在陈国富这人不霸道,什么事都好商量。
既然是桦宜出钱,肯定得用他们的人。
于是高导才一一接触,还来片场看每一个人的表现。
你可以说高群舒拍戏糙,但这位挑演员没的说。
就看《征服》那些位,没有一个是拉胯的。
演流氓的,比流氓还流氓,形象气质绝对贴合。
哪怕是穷的时候,也对演员有要求,更何况是现在了。
“卡!”
“休息一会儿。”
张远松了口气,第一镜三遍后顺利通过。
放松了紧绷的心情,总算没在那么多高手面前拉胯。
“哥们,演的真TM好!”
来到导演组附近,姜纹用一如既往的口气夸道。
“姜导你好。”回完他上下打量了一下:“您穿这身军统的戏服,挺精神。”
“哎,你这是在夸我还是讽刺我?”姜纹歪过脑袋。
“听说你不光戏演的好,最近还TM去外国露脸了?”
“什么?”
“不说你给老外花了2000万美金。”姜纹问到。
这事都传到他这儿了。
“不是花,是投资合作。”他纠正道。
“可都大手笔的,我都没听说过这年纪有人这么大胆。”
“不过给老外花钱就不如把钱花在国内。”姜纹毫不避讳的发表着自己的意见。
这位是又红又专的代表人物,性子和王朔有点像。
王朔和他,还有英大才是从小玩到大的真情谊。
冯晓刚其实是后边才加入的。
姜纹考中戏,是英大找他爹英若诚亲自指导的,老头当过文化部副部。
冲这师傅,就不可能不中举。
帝圈向来出产问题儿童,而姜纹则是这帮问题儿童中问题最多的一位。
二十多岁时,就敢在片场和谢晋讨论剧本和人物,不服时还敢还嘴。
所以拍《寻枪》时会和陆川闹翻再正常不过。
谢晋我都敢怼,你TM算什么玩意。
“文,这叫中外合作,与世界接轨,懂不懂?”韩三品抱着肩膀回道。
周围一瞧,不对!
老韩明显帮着这小子说话。
“姜导。”张远也不落下风。
“咱们国家有句古话。”
“叫要劫就劫皇纲,要嫖就嫖娘娘。”
“干什么事,都得往大了干。”
“我要赚钱,就得赚外国佬的钱。”
“咦!”姜纹听他这么说话。
不光不和自己客气着,还气势十足的还嘴。
和自己当年还挺像!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