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起,山河动!”
“黄埔建军声势雄,革命壮士矢精忠!”
在阵阵乐声下,王奉身着一身礼服,缓步走进会场,登上典礼台。
王奉在礼台中央站定,胸口的流苏轻轻挥动,青天白日勋章反射阳光,目光扫视下方一众军官。
当视线落到毕业生方阵时。
他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了几年前,自己从黄埔军校毕业时的场景。
万物竞发,朝气蓬勃!
之所以要临时举行授勋仪式,主要是为了消除徐州改编时,军官“降级”的影响,其次就是为了鼓舞军心,团结抗战。
耳畔,军乐声愈发响亮,所有人都不自觉的跟唱起来。
“旌旗耀,金鼓响,龙腾虎跃军威壮,忠诚精实军纪扬!”
“肝胆相照,团结自强,歼灭敌寇,凯歌唱!”
清风拂过,血腥味混着黄土气息冲入鼻腔,众军官的歌声却愈发嘹亮。
“凯歌唱!”
军乐声缓缓停歇,王奉轻轻鼓掌,对这支从第五战区借过来的军乐队十分满意。
够专业!
王奉敬了个礼,对准扩音器:“弟兄们!”
话音刚落,下方军官回礼,齐声高喊:“长官好!”
磅礴的喊声直冲云霄。
王奉清了清嗓子:“今日,诸位齐聚于此,既为表彰浴血奋战的功勋将士,亦为见证长治军校首批青年军官的诞生!”
说话时,目光扫向台下。
“说句实在话,自全面抗战爆发,已有十月有余,这段时间以来咱们打的并不容易。”
“日寇妄言,要在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事变一个月之内,平津沦陷,京沪告急,大厦将倾之势已成!”
“然事实并非如此,淞沪鏖战三月,彻底粉碎了日寇的幻想,淮北,临沂,台儿庄三场大捷,彻底将日本拖入战争的泥潭!”
“倭寇虽凶,却已露败相!”
“我等将以徐州大捷为始,让日寇每进一步,皆付尸山血海之代价!”
王奉在台上振臂高呼,下方众军官齐呵:
“让日寇每进一步,皆付尸山血海之代价!”
演讲结束,赵方远带着一个文件簿走上礼台:“接下来开始授勋,首先颁发将领荣誉勋章。”
“山地“红旗”第一纵队司令长官张虎,副司令长官吴光胜,在忻口战役,娘子关战役,淮北,临沂战役中表现突出,特授予铁壁勋章!”
一长串的文字念完,张虎和吴光胜走上礼台。
卫兵端来一个红布托盘,上面放着几枚发亮的勋章。
铁壁勋章是王奉临时设计出来的,大小形状和青天白日勋章类似,将勋章中原本的图案,替换成了【长城】形状。
其余的基本未变。
王奉拿起勋章,走到张虎面前。
见长官向自己走来,张虎挺起胸膛,就差把“激动”二字直接写到脸上了。
王奉亲自为其戴好勋章后,向后退一步,敬了个礼。
张虎立马反应过来,赶忙回礼:
“多谢长官栽培!”
王奉微微点头示意。
给二人授完勋后,赵方远继续诵读文稿。
此次授予的【铁壁勋章】数量很多,各个纵队的正副司令皆人人有份。
虽然二,三,七,八纵队不在场,但王奉也给他们预留好了,等战事暂时结束后,打算弄个小礼堂,简单再过一遍流程。
将领授勋结束后,赵方远继续说:“接下来,颁发军官荣誉勋章!”
“一纵鄂毅——”赵方远话音未落,袖口缠着绷带的鄂毅昂首出列。
“四纵池展鹏!”
“.”
军官勋章和铁壁勋章类似,以青天白日勋章为底图,将中间的图案更换为一颗白色的五角星。
寓意也很明显——冉冉升起的军中新星!
骨干军官授勋完成,接下来是士兵勋章。
上面的图案则是替换成了一把步枪。
“陈得胜!”赵方远念到了一个名字,话刚说出口,一名士兵拄着双拐出列,在几名卫兵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走到台上。
现在的他,已经是一名排长。
正式的任命已经下达,就等伤势痊愈后回到军队了。
王奉掂量着手中勋章,将其戴在了陈得胜的胸前。
“多谢长官!”陈得胜敬了个礼,眼眶微微湿润,强忍着没让泪珠落下。
以往他做梦都不敢想,有朝一日,自己这种泥腿子会站在台上,接受总司令的授勋。
王奉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战斗过程我都了解,打的不错!没给咱山西老兵丢脸!”
一提起山西,陈得胜眼眶更加红润。
“四个月前.长官您领着咱一万多个弟兄出晋,到现在.老伙计们已经剩的不多了.”
他说话的声音很小,只有王奉一人能听得清。
“这一仗我们不打,就要等到我们的下一代去打!”王奉叹息一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要做的就是驱逐日寇,捍卫主权,哪怕一代人全死光了,也在所不惜!”
陈得胜竭力挺直腰板:“是!”
“驱逐日寇!在所不惜!”
授勋仪式结束后,紧接着就是军校毕业典礼。
刚才王奉亲自颁发勋章时,下方毕业生们眼睛都看直了。
一名军人的夙愿,莫过于驰骋疆场,保家卫国,建功立业。
能让校长为自己授勋一次,哪怕是下了礼台就要去送死,也是赚了!
典礼流程依旧在继续。
王奉以校长的身份,念了一篇演讲词,大致内容无外乎激励抗战精神,强调团结一致。
后面的流程就很简短了。
表彰优秀毕业生,下发军衔臂章,授予配枪,以及宣读毕业生分配去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