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老态已经很明显,脸部很瘦,但面部神情并不显得呆板,两眼清亮有神,似乎一眼就能看穿人的灵魂,在他的左手边,是一位姓的马女士,右手边是一位名人,叫什么胡先生,是什么左翼的成员。
至于其余两人,一位好像是从湖北来的生意人,今天才到上海,叫什么何先生,是受李老板之托,专程来看望周先生的鲁迅姓周;另一位姓邬,是上海本地某一小报的记者,是陪着何先生来的。
庞语嫣早就蹦蹦跳跳的跑到鲁迅身边,喊了声“周伯伯”,就拉着鲁迅的手,叽叽喳喳的的讲述,她在日本求学的经历,原来还是鲁迅先生介绍她去的日本,读的正是鲁迅曾经读过的仙台医学院。
没多久,马女士在庞语嫣的耳边,说了几句悄悄话,她顿时一副惊喜的模样,立刻就随马女士离开了,而邬记者也与胡先生投缘,要讨论什么书法和棋艺,一同去了比较偏僻点的桌子。
刘郧又不是傻子,知道剩余几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要谈大事了,正准备找个借口溜走,却被庞学忠拉住,向大家介绍他是刘大帅的侄子,鲁迅比较客气的喊了声“贤侄”,何先生倒是不卑不亢的说了声久仰。
刘郧对鲁迅倒是久仰了好几十年,于是恭恭敬敬的喊了声,“周伯伯好”,由于有21世纪的记忆,对于何先生的来历,也隐约的猜到了几分,于是很客气的说了声,“何先生好”。
“兄弟即将回川面见刘大帅”,庞学忠才说明刘郧留下的原由,“今后在上海主持大帅生意的,就是元庚贤弟与刘郧贤侄”。
鲁迅倒是无所谓继续喝茶,何先生的眼睛却一下就精神了许多,大家一阵寒暄之后,很快说到了正题。
“不知在下,能帮上何老板什么忙”,庞学忠直接开门见山。
何先生倒有些犹豫,不过很快就透出了实话,“兄弟也是经朋友介绍,才来此拜刘帅的码头,货物与上次方老板所订的基本一样,只是数量要多些,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知贵方是否接单”。
庞学忠与刘元庚对视一眼,一副果然不出所料。
“既然你是方老板的朋友,又有周先生作保,在下自然是信得过”,庞学忠也没客套,“不知具体数量是多少,有个准数的话,兄弟也好电告刘帅,看能不能尽快筹措出来”。
“前些时候湖北遭了水灾,需要若干的粮食、布匹和西药”,何先生说完,似乎突然又想起了什么,“对了,由于灾民太多,有些湖匪和山贼竟然乘机打劫,如果能帮忙搞到一些枪支弹药话,灾民和李老板将永远记住刘帅的这个人情”。
刘元庚开始还好,一听到枪支弹药,就有些眉头紧锁了,而庞太师却有些脸色难看,“何先生,如果仅仅是粮食药品,虽然麻烦点,找大家一起凑凑,还是勉强能凑出来,至于枪支弹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