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分化瓦解
李傕被杀,铁骑队仅仅一阵冲溃李傕亲信五百余骑。
铁骑队爱惜马力,只是护在赵基左右不肯继续追击。
后续骑士乘势而进,李傕溃骑难以收拢,遂衔尾追击,一口气追逐到白渠北岸,尽数俘斩。
他们驱赶俘虏抵达时,赵基已引着铁骑队逼降李桓。
李应更是敞开城门,督促吏士、青壮空手出城,将妇女、财货、器械、粮食布帛留在城中。
城门前,赵基提举李傕首级展示给投降的六七千丁壮,这些人神情麻木夹杂着惶恐。
赵基驱马而行,铁骑队隔绝着人群。
李傕还在沥血的头颅,仿佛燃烧的火焰,引燃了压抑在绝大多数军民青壮的精神火焰。
突然,一个青年高声呐喊:“万岁!”
他的带动下,周围投降的军民相互看看,紧接着恍然大悟,纷纷亢奋大呼:“万岁!”
“万岁!”
万岁呼声不绝于耳,眼前这种军民群众夹道欢迎的气氛变化,让赵基感觉自己好像有了镭射银一样。
他也解下冰冷的铁盔护颈,露出洋溢笑容的俊朗面容,这下欢呼之声更是响彻云霄。
万岁呼喊声中,李应等李氏宗族男女惊慌彷徨,缩成一团,等待命运的裁断。
很快两队骑士入城,接管城门后,树立新的‘汉大司马’战旗。
赵基也来到李应面前,居高临下俯视,李应带头跪地磕头:“罪臣自知罪重,伏望大司马宽宥一二。”
突然人群中有人向李应投石,围观军民立刻情绪躁动起来,立刻去观察赵基。
只要赵基默不作声,几千人一拥而上,能实打实的啖了李氏三族男女老幼。
然而赵基右手从马具后抽出一支短矛,瞄着那个投石的壮年甩手而出,众人目光之下,那人面门被扎中,立时毙命。
围在四周的军民悚然,齐齐向后退缩,引发践踏,推倒了一些反应不及的人。
赵基左右环视,目光所到之处,没人敢抬头。
过去他们如何畏惧李傕,现在就在这一矛之下,又唤醒了这种畏惧情绪。
李应被石块打破额头,也只是身子晃了晃,跪在原地任由血液顺着脸颊、下巴胡须滑落。
待四周恢复平静后,赵基才看李应:“袁术谋反,如今正是朝廷用人之际。死罪可免,李傕三族尽数充为官奴,男子十七岁以上编入敢死营,随我护国讨袁。你来做敢死营司马,营中敢死兵临阵俘斩累积满十级者,免为庶民。若是想继续从戎,编为虎步新兵,从头开始。我给你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罪臣叩谢大司马洪恩!”
李应行隆重叩拜大礼,吏士男女、姬妾纷纷跪拜在黄土地面上。
边上投降的一些凉州、京营旧军的紧绷的情绪也镇定下来。
待声音平息后,赵基又说:“你立刻拣选军民,罪孽深重的一概编为敢死兵,累积俘斩五级,就可免为庶民。”
李应抬头,脸上血迹沾染尘土,显得黑红:“敢问大司马,何为罪孽深重?”
“为军吏者、为军士者杀民三人以上的;百姓涉嫌为盗而掠杀民众者,一概编为敢死兵!”
赵基右手指着周围人:“黄白城这里,我只要一千敢死兵。主动报名的,减免为俘斩三级;也可主动揭发,我要你们之中罪孽最深,最为凶狠的那一千人!自认为无罪的,又想跟我去关东讨伐国贼的,左袒!去护国讨袁大旗下集结,我也只要一千人!”
说罢赵基勒马不动,李应带着李氏子弟起身再拜:“喏!”
当即这些人发扬过去的跋扈模样,开始纠集军吏,组织军队,开始进行自我定位、筛选。
赵基也不入城,就驻马在一边观望,等待军队重组。
都是知根知底的人,奈何只有五百多名降军自认为无罪,也愿意继续从戎,袒露左臂,站到了护国讨袁战旗附近。
李应则纠集了两千多名有罪的军民,相互推脱,李氏子弟、军吏见扯皮掰扯不清的就当场殴打,加速决议、筛查。
而其他军民也不干净,相互揭举,又有千余人被孤立出来。
赵基依旧不为所动,静静等着。
而被抓的李傕亲骑是俘虏,不是降军,没资格参选敢死兵,否则个个难逃。
李应这里以十分粗暴的手段进行督促,也用了将近一个时辰,才将敢死营挑选完毕。
这样一来,又有了两千多罪孽不深的军民,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敢死营也分成十个百人队,勉强站成阵列。
赵基又指着李桓所部丢弃的铠甲、器械:“穿戴铠甲,明日给你们制作新军服。”
“喏!”
李应回答的声音雄厚许多,脸上血泥也已干涸,掉落了一些。
整个敢死营的吏士,见能穿戴铠甲进行武装,心中最后那点忧虑也尽数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