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子从未像此时此刻一样,迫切地求死。</p>
他本来只剩下一缕残魂,犹如焚香升起的袅袅青烟。</p>
可谓是风吹就散,绝无生机!</p>
也不知道纪九郎使了什么卑鄙手段,犹如喝退阴司使者,请离黑白无常!</p>
硬生生让自个儿点滴不剩的阳寿,忽然暴涨一大截!</p>
那缕本该崩溃的残魂,亦是重新稳固形体。</p>
这就好比半只脚踏进鬼门关,强行叫人拉了回来。</p>
委实有些不可思议!</p>
“道兄,岂不闻南斗注生,北斗注死?</p>
我以自身之寿,续道兄残魂之命,你难道不感动吗?还不速速映照光阴!”</p>
纪渊淡淡一笑,五指攥紧滚烫发热,好似烈火炙烤的天运子,让其催动本命道术。</p>
那缕残魂若隐若现的脸孔扭曲,发出痛苦嘶吼,连连摇头道:</p>
“痴心妄想!纪九郎!我绝不会屈从在你的淫威之下,任由摆布!”</p>
映照未来一角,测算天机变化。</p>
这是极其可怕的禁忌!</p>
很容易就引来大道反噬!</p>
轻则折寿早夭,重则祸及后代!</p>
例如,像是盗字门的张奇山。</p>
他家世代所背负的厉鬼索命,很有可能就是扰动天机,从而惹来灾殃。</p>
否则,很难解释那份根植于血脉,连大宗师都难以抹除的莫名诅咒。</p>
纪渊迟迟没有动手,给张奇山拔除那几条黑色命数,彻底斩断缠绕张家二十五代人的血咒梦魇。</p>
便是考虑到这一点。</p>
所谓天机,就是大道的隐秘变化,十类万众不可擅自窥探。</p>
哪怕最精通此道的风水一脉,凡学算命,都有个共认的规矩。</p>
多收五弊三缺,天生残疾者为门人弟子。</p>
首先这类人八字比较硬,且又因为福薄命惨。</p>
即便泄露几分天机,经受的灾殃也不至于危及性命。</p>
其次的话,五弊三缺难成大业,也注定改变不了大势。</p>
纵然攀附权贵,所能左右的大道轨迹,亦不过石子落平湖,掀起微风也似的细微涟漪。</p>
“天机是变数,并非我这样的凡夫俗子能够妄加揣测。</p>
道兄乃大宗师,又修持‘烛照光阴’之术,当然要负起这份重担!”</p>
纪渊嘴角含笑,好似和善道:</p>
“说起来,我在北镇抚司的诏狱待过一段时日。</p>
从中学到几分炮制道术高手的本事,尤以‘取魂点灯’最有意思。</p>
取人之生魂,炼于灯芯上,添油焚烧。</p>
据说灯一燃起,焰火翻滚,霎时好看。</p>
内里的生魂,则像置身于铁板上煎烤,苦痛无比,不消几日就讨饶了。</p>
再有骨气的,最多撑个半月左右。”</p>
被拿捏于掌中的天运子沉默良久。</p>
要知道,做人魂烛盏、人皮灯笼。</p>
向来是魔教中人的拿手绝活!</p>
如今却被纪九郎用来威胁自个儿!</p>
莫名有种大水冲了龙王庙的复杂感觉!</p>
“难怪我在长生府的师尊交待,遇到同道。</p>
能死速死,千万不要犹豫,免得让魂魄残留。”</p>
天运子无奈叹息,他那时候被魔教收进门墙,誉为五百年不出的天骄大材。</p>
只有受别人敬怕的份儿,何曾想过自个儿竟然也会遭这样的罪?!</p>
当真是风水轮流转,天道好轮回不成?!</p>
“你逼我施展‘烛照光阴’之术,也无济于事!</p>
未来一角何其广,何其大!</p>
就算我撑得住大道反噬,伱纪九郎能够悉数看尽!</p>
也改不了已定的天意轨迹!”</p>
天运子那缕残魂忽明忽暗,好似灯火闪烁:</p>
“岂不闻,上古诸圣道统所推动的那场封神大事,那些大能纷纷遣派门下弟子入世,以应劫数,以消业力,以全功德。</p>
这是顺天之道!</p>
那些逆势而行的宗门传承,最后又能得到什么好下场?”</p>
纪渊不为所动,他知道天运子时刻都在用言语词锋攻伐道心。</p>
那场发生于上古的诸圣道统推动封神,乃是三言两语讲不清楚的一桩天大秘辛。</p>
与前世所看过的演义故事有些近似,但却也不尽相同。</p>
太古劫灭,上古开辟。</p>
那些保存薪火,重开山门的诸圣道统,无不惊惧于量劫之可怖。</p>
众多大能商定计策,认为无穷劫数来自于因果业力,应该维持人神天各一方,唯佛、道传承可不变。</p>
故而,合力炼成一张封神榜,将其合于虚空。</p>
打算让诸圣道统之门人弟子,应劫入世封神登位。</p>
从此人间自有法度,上界自有天条。</p>
只不过此事并未完全功成,前因后果皆掩埋于浩瀚古史,只余下只鳞片爪的几句话流传后世。</p>
“莫要聒噪,且映照之。”</p>
纪渊道心坚定,自有打算,根本没有搭理天运子的意思。</p>
他五指发力紧紧攥住,稳固形体的那缕残魂又有溃散之势,剧烈痛苦撕扯心念,好似粉身碎骨一般。</p>
“今日之辱,若有机会定当百倍偿还……”</p>
天运子一边怨恨咒骂,一边老实催动本命道术。</p>
那条凝聚流水光阴,幽幽岁月的小河,复又显现出来。</p>
这一次却不是天京城太安坊。</p>
换成寒流刺骨,滴水成冰的朔风关!</p>
身披棉甲,头戴铁盔的纪渊,成了边军一小卒!</p>
【纪渊,玄洲,景朝,大统四十八年出生。</p>
祖籍辽东,阖家俱灭,仅活一人……】</p>
前面大半段都与上一条大道轨迹,没什么区别。</p>
也是被上官打压,难以容身,最终为谋前程告别二叔纪成宗,离开已无立锥之地的天京,前往边关投军。</p>
【因善于骑射,弓马娴熟,领队官一军。</p>
且英毅骁健,被认为有大将之才,迅速冒头拔尖,升任千总。</p>
大统六十八年,土蛮六百骑于蒙阴山宿营,为纪千总所知,亲率三十人以少击多,割首级百余颗。</p>
边关震动,名传朔风,兵部尚书大加赞赏,再升参将。</p>
后被召回京城,觐见面圣,沿途得遇凉国公杨洪,深得赏识器重,遂拜为义父,执掌威武卫军……】</p>
纪渊眸光低垂,脸色有些古怪。</p>
这又是哪一角的未来?</p>
他跟杨洪成了父子?</p>
【不出两年,纪渊迎娶凉国公府三小姐,后被杨洪举荐前往辽东镇防,官拜宣府巡抚,总领地方军务。</p>
纪渊扩筑八百里烽燧堡,征讨穆如寒槊,剿灭泰宁、古勒诸部,斩首千余。</p>
此役俘获穆如寒槊之子,穆如铁。</p>
纪渊未杀之,令其为奴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