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安邑,魏王宫中。</p>
宫内校场之上,旌旗猎猎作响,被坚执锐的甲士神情肃穆警戒周围。</p>
一面标靶的前方数十步外,此时的魏王魏罃手中正握着一柄强弓。</p>
呼吸渐渐变慢,目标越发清晰,数息之后弓弦的震荡声在校场之上倏然而起。</p>
箭矢划破空气,穿越数十步的距离,直直地扎入了前方的标靶之中。</p>
“彩!”</p>
伴随着一声喝彩,魏相公孙颀已然来到了魏罃的身旁。</p>
“王上风采,不减当年啊!”</p>
“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不减当年啊!”满脸笑意地转过身来,魏罃朗声说道:“老喽,这弓再过几年恐怕也就拉不动了。”</p>
对于自己一日日衰老的身体进行了自嘲之后,魏罃很快收起了那份玩笑。</p>
“相国今日入宫,可是有事?”</p>
“正是。上前几步,公孙颀躬身禀报道:“王上,赵国出兵了。”</p>
“好事啊!”随手将弓交给一旁的侍从,魏罃抓紧公孙颀的手追问道:“具体战况如何,详细说来。”</p>
“王上,臣五日前禀报司马所部两万前锋军已然西渡易水,从燕国向西南的中山国发动进攻。”</p>
“此事寡人知晓。”回想起这道军情,魏罃不由感慨道:“司马实在兵贵神速,先有攻破燕国,如今又西向攻打中山。”</p>
“王上英明,中山同样忌惮司马所部战力。为了应对西渡前锋,中山国派出了四万大军以作抵挡。”</p>
“至于南方的五万中山精锐,则被龙贾将军牢牢监视在邺城之下,深陷进退两难的局面之中。”</p>
魏罃听到这里,计较了一番中山国所拥有的军力,心下已是了然。</p>
“除去北方代地抵御匈奴、楼烦等部落的兵马,眼下的中山国兵力已然是捉襟见肘。”</p>
“正是如此。”</p>
应和一声,公孙颀继续介绍起来,“正是看出了中山国此时的困境,一心洗雪前番战败之耻的赵国拿出了全力。”</p>
“趁着中山国不备,赵军三万人经由井陉东出,如今井陉关也已经落入了赵国之手。”</p>
“走,回去说。”</p>
大殿之中,君臣二人相对而坐,两人之间一张河北之地的地图铺展开来。</p>
“太行八陉,乃是穿越太行山的八条要道。”</p>
“如今井陉已落入赵国之手,三万赵军便如同猛虎下山,其军势难以阻挡。”</p>
“不仅如此,王上请看。”公孙颀右手指尖落在地图之上,“井陉关距离中山国都灵寿不过百余里,两者之间更有绵曼水相连。”</p>
“若是这三万赵军沿着绵曼水北上,那么中山国便是国都告急。”</p>
将这一切收入眼底,双眼之中是掩饰不住的喜色,“如此,即使以三万赵军之力无法攻克灵寿,却也能够让中山国上下震恐。”</p>
“走投无路之下,中山国必然会命令邺城之下的五万中山军回防,而这也就给予了龙贾将军以战机。”</p>
“先破中山军主力精锐,随后携大胜之势北上,成为我大魏刺入中山国要害的第三柄尖刀。”</p>
“三万赵军向东,六万燕魏联军向西,五万魏军精锐向北……”</p>
右手握拳重重砸在地图之上,魏罃神情肃然,“河水以北,一战而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