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大唐:开局骂哭李世民 > 第174章陛下,臣是一个男人

第174章陛下,臣是一个男人

朝会散去。</p>

其他人先行离开。</p>

长孙无忌却留在后面,和太子李治走在一起,问道:“稚奴,你知道如何应对东瀛使者吗?”</p>

李治在他面前很恭敬,老实的道:“舅舅,稚奴并不知。”</p>

“稚奴,你要想处理要来自于大唐属国的使者,就必须明白大唐他们之间的关系,他们为何而来。”</p>

长孙无忌以一副过来的姿态,娓娓道来。</p>

“我大唐身为天朝上国,接受各个属国的朝贡,此乃理所应当之事。但是,作为主国,我大唐对于他们有些义不容辞的责任。”</p>

“庇护,此乃七一,也是重中之重。”</p>

“属国依附于我大唐,不过是想要找一个靠山,如果他们寻求庇护,我大唐不可拒绝。不然,其他属国见此,怎么还会真心臣服于我大唐?”</p>

李治听得点头。</p>

好有道理!</p>

恐怕,大唐百姓也会这么想。</p>

但是,为什么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呢?</p>

长孙无忌继续道:“东瀛之地,弹丸小国,居于海上,连我大唐贫苦之地也无法相提并论。若是他们要什么木匠,书籍,给他们就好了。”</p>

“如果他们要红薯,你就说红薯在岭南,长安没有。”</p>

“至于别的,应该也不会再有什么请求了。”</p>

“这些属国来我大唐,所求不过是学习我大唐先进的文化和技术。”</p>

“赐予他们,好教他们知道我天朝上国之威仪。”</p>

李治更觉得不太对劲了。</p>

这和威仪有什么关系?</p>

怎么听起来像一个地主家的大傻子干的事儿?</p>

虽然明明觉得有问题,但是他又说不上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p>

“稚奴,记住这些即可。”</p>

长孙无忌说完又问道:“你就没有什么想问的吗?”</p>

李治沉吟道:“舅舅,我大唐成为天朝上国,作为主国应该有主国的气度。但是我们就这么把我们的文化和技术给了他们,是不是太便宜他们了?”</p>

长孙无忌失笑道:“稚奴,你能这么想,说明你已经正在向一个合格的储君上面靠拢。但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事我大唐根本没得选择。”</p>

李治不解的问道:“为何?”</p>

“无论是这些书籍还是这些技术,就算我大唐打算不给他们,你觉得属国使团来了之后他们不会私底下去购买吗?”</p>

长孙无忌无奈的一笑。</p>

李治无语的道:“这些属国这么小,他们没有钱吗?”</p>

长孙无忌摇头道:“弹丸小国即便是再穷,但是挤一挤这点钱还总是有的。他们随便找一个百姓,购买书籍和技术,即便是有人能够经得起诱惑,但是我们怎么保证所有人都会拒绝他们?哪怕是朝廷下令严厉禁止,总有人会以身犯险,此事绝不可能杜绝。”</p>

“所以我们还不如主动一点,大方一点。”李治有点难以接受。</p>

“不管哪个属国来了,他们大概就是点要求,你只要按照舅舅所说的去做即可。”长孙无忌又叮嘱了两句,转身离开。</p>

李治留在原地,越想越气差点爆炸。</p>

我大唐就这么被几个小国给拿捏了?</p>

不甘心啊!</p>

不知为何,他突然间就想到了明王,如果明王在此,他会如何处理这件事?</p>

想了半天,他也没想明白。</p>

“我是大唐太子,怎么能够委曲求全?”</p>

李治气哼哼的自言自语。</p>

突然间。</p>

他想到了褚遂良。</p>

对啊!</p>

这次,褚遂良处理能回到长安之后,他的行事作风竟然有一种向明王靠拢的错觉。</p>

看来,褚遂良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被明王所影响。</p>

毕竟。</p>

褚遂良在岭南呆了这么久。</p>

耳濡目染之下,很难被明王影响。</p>

哪怕是他这个太子和明王相处的时间不长,在想到处理东瀛使者的要求时,下意识的也是不想妥协。</p>

你一个弹丸之地,来到我大唐朝贡,就带了那么一点破烂东西。</p>

凭什么你要什么我就给什么!</p>

更何况,东瀛的白银这么多,就是物资匮乏,可是银子一点也不缺啊。</p>

想到这里。</p>

李治决定先去问问褚遂良。</p>

……</p>

皇宫。</p>

李世民正在查看明君点。</p>

【明君点共计150W。】</p>

嘶——</p>

李世民吓了一跳。</p>

朕什么时候这么富裕了?</p>

难以想象!</p>

他拧了一把自己的大腿,生怕自己是在做梦。</p>

推荐阅读: 谍海潮生 北雄 从钢七连到合成师 众仙俯首 卷王魔女从不认输 全家瞒着我修仙 任职锦衣卫,从掠夺刀法天赋开始 只想躺尸的我被迫修仙 铸命成剑,斩魂登仙 无限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