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没想到还没有坐实明王的罪行,这个东瀛使者已近开始惦记着红薯了。</p>
当然,他按照以往的思路,并没有觉得红薯可以不给。</p>
给他又如何?</p>
朕可是天可汗!</p>
威服四海!</p>
以德服人!</p>
只要东瀛属国附近,红薯又算什么?</p>
显然,大唐皇帝还不懂的什么叫技术封锁,甚至于粮食封锁。</p>
在场君臣的思维中,这点东西你不给也不行。就算你不给,他不会偷吗?</p>
还不如主动点,在对方服软祈求时,赐予他们。</p>
如此,还能令蛮夷小国臣服于大唐。</p>
从古至今,历代王朝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p>
这时,李世民正色道:“使者先别急,你说的从岭南逃回来的使者,朕和众爱卿要听一听他的证词,如此方能有所决断。”</p>
木村一良早就准备好了一切,恭敬的道:“此人名叫小泉平富,正在宫外候着,肯定大唐皇帝陛下让他上殿。”</p>
“准!”</p>
“谢陛下!”</p>
随后。</p>
一个矮矬子晃动着外八字的双腿,来到了大殿内,战战兢兢的叩拜道:“小人拜见大唐皇帝陛下!”</p>
噗——</p>
群臣差点笑出声来。</p>
没办法,这个人身高过矮,体重过重,两条腿还不直溜也就罢了。</p>
没想到,小泉平富样貌也有点惊悚,两只眼睛一左一右,竟然不同步,显露出别样的智慧。</p>
听到隐约的笑声。</p>
木村一良低下头去,脸上的笑容不减,谦恭之色更甚。</p>
众人谁也不知道这个人心中正得意非凡。</p>
东瀛使团每次来大唐,使团中必然有一个样貌丑陋之人。</p>
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给予大唐君臣一种东瀛小国寡民,不足为患,甚至极为落后的印象。</p>
如此,他们以谦恭的姿态祈求大唐的先进技术,大唐朝廷才会以极其高傲和土豪的姿态,满足他们一切所需。</p>
东瀛使团随便带点东西作为贡品,却能换回天价之物。</p>
太划算了!</p>
每每想到此,木村一良都觉得大唐的君臣真的很容易,轻而易举就把他们骗了。</p>
李世民冷然问道:“你说明王杀了你们东瀛使团的人,是不是在污蔑明王?”</p>
小泉平富紧张的额头冒汗,看了一眼旁边的木村一良。</p>
李世民淡淡的道:“朕要听实话,你应该知道欺君之罪是什么后果。”</p>
“小人没有欺君!”</p>
小泉平富“嘭嘭嘭”磕了三个头。</p>
“小人和其他使团的几个人去了岭南,想要见识一下水泥和琉璃,可是没想到明王不分青红皂白就把使团十几个人抓走了。”</p>
“小人当时不在客栈中,这才逃过一劫!”</p>
话音刚落。</p>
太子李治扭头,问道:“既然你没有被抓,你又是怎么知道明王把其他人都杀了?”</p>
小泉平富低着头,道:“明王杀了他们以后,还贴了告示,小人这才知道他们被明王杀了。所以,小人不敢在岭南逗留,赶紧逃回了长安。”</p>
众人一听。</p>
即便是李治也心中一叹,头大不已。</p>
几个东瀛使团的人而已,满朝文武还没有人当回事儿。</p>
除了崔本正别有用心,和东瀛使团搅在了一起。</p>
可是,明王你杀人也就罢了,杀人以后毁尸灭迹也好,抛尸荒野也罢,为何还要张贴告示,告诉别人你把东瀛使团的人杀了呢?</p>
众人只能将一切归咎于明王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疯子。</p>
李世民心中更加恼火。</p>
没人比他更清楚明王是何居心。</p>
没错!</p>
他就是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杀了东瀛使团的人。</p>
不然,怎么让群臣弹劾他?</p>
怎么让皇帝杀他?</p>
而且,李世民觉得这个叫小泉平富的丑东西,也是明王故意将他放出来的。</p>
不然,他十条命也跑不掉。</p>
且不说专诸。</p>
那个叫曹正淳的东厂厂公,一直表现的一点不亚于“影子”的能力,简直令人触目惊心。</p>
若不是明白明王真的一心求死,想回到白玉京,李世民早就把他当做谋逆之人,先杀为敬。</p>
木村一良嚎叫道:“求大唐皇帝陛下为我们做主啊!”</p>
崔本正言辞激昂的道:“陛下,明王实在是胆大妄为,此举有损朝廷的威仪,更加损害陛下的圣明。请陛下严惩明王!”</p>
群臣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