恍惚间。</p>
李世民苍老了许多。</p>
明君点也不能令他兴奋起来了。</p>
杨和眼尖的看到李世民的变化,心中窃喜。</p>
完了!</p>
陛下彻底被点着了!</p>
周秉正目的已成,将自己正筹备的事抛了出来。</p>
“陛下,臣见长安乞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所以想把侯君集府邸腾出来,用来收留他们。”</p>
此言一出。</p>
群臣哗然。</p>
你有病吧!</p>
陛下赏赐你府邸一座,你用来收容乞儿?</p>
谁不知这天下乞儿多了,你收留的完吗?</p>
没人怀疑周秉正是否在大言不惭。</p>
朝堂之上乃是大唐中枢,对其中的每个人而言,说出去的话可不是泼出去的水。</p>
周秉正愤愤不平的道:“臣告假,就是想为百姓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可是陛下你竟然派人把我抓了过来,是何道理?”</p>
【明君点+100。】</p>
这明君点,令李世民羞愧难当。</p>
周秉正还在继续道:“臣将收容乞儿的地方,称之为福利院,所收容之人涵盖无家可归的乞儿,被父母抛弃的弃婴,还有老无所依的老人,身体残缺之人。”</p>
“陛下赏赐臣千贯,臣留下二百贯,其余全部捐献给福利院,作为福利院的日常开支所需。”</p>
大唐并非没有福利机构。</p>
贞观时,矜孤恤贫,敬老养老的悲田养病院已有雏形。</p>
悲田养病院只要由寺庙构成,在各地的寺院中设立“病坊”,由官府设立悲田使进行管理。</p>
但是,像周秉正提出来这么完善的福利院,还是第一次。</p>
满朝文武不知周秉正意欲何为,是否有哗众取宠的意味,但是因为大唐还有乞儿,就说陛下不是明君。</p>
死定了!</p>
嘭——</p>
李世民须发皆张,重重的拍在龙案上。</p>
“好!”</p>
“非常好!”</p>
“朕心甚慰!”</p>
吧嗒——</p>
满朝文武彼此间似乎听到了下巴脱臼的声音。</p>
陛下,这你都能忍?</p>
尤其是杨和,正在怀疑人生中。</p>
周秉正愕然的道:“陛下,臣刚才都说你不是明君,你不生气吗?”</p>
李世民放声大笑道:“周爱卿,你身为御史,不仅敢于犯颜直谏,又能够体恤百姓,朕开心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呢?”</p>
“臣刚才说你不是明君啊!”周秉正想不通。</p>
李二郎这么在乎明君之名,不会这么好说话吧?</p>
李世民摇头道:“周爱卿,朕方才就说过,朕是否是明君,自有公论。只要朕兢兢业业,令百姓安居乐业,还怕天下人说朕是昏君不成?”</p>
周秉正双目失神。</p>
完了!</p>
又没戏了!</p>
李世民欣然道:“爱卿心怀百姓疾苦,朕必助你一臂之力,令户部拨款……”</p>
“不!”</p>
周秉正断然拒绝道:“陛下,臣以为这个福利院应该是民间私人行为,朝廷应该予以帮助。可是,为了引导百姓向善,教化万民,臣想先在民间募捐。”</p>
“募捐?”李世民一愣。</p>
“然也!”周秉正摇头晃脑的道。</p>
整活!</p>
必须整活!</p>
谁想,杨和心有不甘,怒火中烧的跳了出来,拱手道:“周御史,你所行之事,某佩服!”</p>
“可是,你刚才说你办的是大事。这个福利院虽好,却也算什么大事。事不相符,就是欺君之罪。”</p>
“你这是欺君罔上!理应当诛!”</p>
周秉正眼睛一亮,拍着大腿道:“没错!你说的对啊!我这是欺君罔上,理应当诛!”</p>
噗通——</p>
说着,周秉正跪下,高呼道:“陛下,请赐臣一死!”</p>
本来还想做点好事儿。</p>
不管了,先死再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