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滶听到有人划船来见自己,好奇走到岸边。</p>
他望见有一个蓬衣蒙面人,立在岸边一只乌蓬船的船头上。</p>
汪滶施展轻功一飞,落在岸边另一只乌篷船的船头上。</p>
他厉声问蓬衣人:“你是谁?找我何事?”</p>
蓬衣人的脚用力一踩船头。船驶向大海,快如风。</p>
汪滶见蓬衣人踩船离去。他也脚踩船头,追赶蓬衣人。</p>
蓬衣人忽然刹住了船只。汪滶随后也刹住了船只。</p>
此处离海岸有很远的一段距离,岸边的人已经看不清他们的面孔。</p>
蓬衣人转身面对汪滶,摘下了斗篷和面布,露出了精致的光头和俊雅的面孔。</p>
汪滶看到此人的面孔惊了一下,这不是舟山群岛的少岛主徐海么。</p>
他大惊问:“少岛主,你不好好呆舟山岛?来找我干嘛?”</p>
徐海和汪滶年龄相仿,都二十三岁。他本是一破戒僧,长得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眉目含情,一副情僧模样。特别之处是,他的印堂有一道浅暗的竖纹。</p>
徐海微微一笑,道:“你父亲听说你攻打平湖县失利,请我帮忙助你杀敌。”</p>
汪滶摸着下巴,一脸不解,大声问:“我父亲请你帮忙杀敌?啥意思?”</p>
徐海不愿意啰嗦,回答道:“啥意思你以后问你父亲去吧。你到底要不要我帮你?”</p>
汪滶只好回答:“好,你说吧!”</p>
徐海道:“我已经想好了破敌之计,需要你引蛇出洞。我们携手来一次围点打援!消灭平湖县的援军。”</p>
汪滶一脸不解,道:“怎么引蛇出洞?”</p>
徐海不高兴道:“这还要我教你?动动脑子想想!”徐海说完踩船离去。</p>
汪滶回到乍浦港,当晚思虑,如何引蛇出洞呢?怎么引?</p>
徐海的叔父徐惟学是舟山县的同知,当着明朝的官。</p>
徐惟学本来是汪直属下的队伍,后来投降了大明,当了舟山岛的官。现在又暗中投靠了辛五郎。</p>
汪滶心里气恨徐家叔侄的背叛,气愤义父汪直不记仇恨又和徐惟学来往。</p>
再说这徐海也没把事情交待清楚呀!怎么引蛇出洞?汪滶生着闷气。</p>
五六天后,戚英额头上的伤口也愈合了。一些伤兵也恢复了战斗力。</p>
戚英求问罗拱辰,有没有办法破坏海盗船队的火力防守。</p>
罗拱辰摆了摆头,道:“海盗的火炮都装在船上。船舶在水上来去自由,等你攻到岸边,船队就跑了。等你回营睡觉,船队又可以回来炮轰你。”</p>
戚英道:“照这样说,那只有水师才有办法击毁海盗的船队了。”</p>
罗拱辰点了点头,说平湖县这一点步兵仅够守城,对付海盗船队没有一点办法。戚英听后沉默无语。</p>
戚英看到乍浦港就在眼前,却无法收复,内心非常不甘。</p>
他派探子去打探敌营的动静,想摸清楚敌军的作息规律,看有没有机会偷袭。</p>
那边汪滶想了几天,头脑豁然开朗了。他大喜,下令全军上船队,撤离乍浦港。</p>
他临走前把乍浦港的岸炮都拆毁了,仅留三十艘沙船留在港口。</p>
探子察看到海盗船队一晚上都消失不见了,急忙回报戚英。</p>
戚英得知海盗军撤走了,带兵冲入了乍浦港,发现不见一个敌兵。</p>
他心里纳闷,海盗军怎么突然撤了?</p>
罗拱辰也赶来查看,也觉得好奇。他猜测道:“估计是敌军计划有变,才撤离了乍浦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