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3</p>
就在全球消费者还在因为加持了外星人技术的电池能量包而争吵不休的时候,现场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告一段落。</p>
此时,现场的环节已经进入到自由体验的驾驶环节。</p>
一共20辆超级跑车,大家可以根据之前的报名顺序自由体验。</p>
每个媒体或者专业团队,只有一小时的体验时间,然后必须把车辆交给下一组人员!</p>
想要二次体验,只能进行排队,否则今天的体验便告一段落。</p>
前20摸到跑车的这些人,首先对外观品头论足了一番!</p>
此时的这款车,苏安直接借用了兰博基尼小牛赛道版的设计!</p>
此刻,虽然很多人都觉得这款车跟兰博基尼的设计风格很像,但是给人的感觉却完全不同。</p>
首先,这是一款电车,而且外部的轮廓线条也与现在的兰博基尼完全不一样。</p>
【稳定运行多年的app,媲美老版追书神器,老书虫都在用的</p>
其是一些大马力的汽油车,在疯狂加速的时候,因为后轮的转速极高很容易失去抓地力。</p>
即便是一些4驱性能车,也不能够在转弯时做到高速状态。</p>
可是眼前的这辆车,刚刚有人以100公里的速度过一个堪比90度的直角弯时,竟然无比轻松的转了过去!</p>
而跟在后面的车辆,他们看到的画面更加让人感到不可思议。</p>
这辆车子的前轮能够转弯,这是所有人最基本的认知。</p>
可谁能够想到,这辆车子的后轮也能够转弯。</p>
4个轮子同时左转,其转弯半径转弯时的稳定性,远远超过后轮固定不动的车型。</p>
这一发现,让人很是惊讶!</p>
即便类似的科技并不是首创,在很多车辆上,甚至一些特种车辆上这种技术并不是唯一。</p>
可是,在民用车辆以及高性能车辆的范畴,类似的设计极为罕见。</p>
即便偶尔传出有汽车品牌想要搞这种设计,也只是普遍存在于设计手稿,甚至连一辆量产的概念车都没有!</p>
可就在今时今日,就在刚刚的那90度转弯处,他们亲眼看到了后轮可以转弯的汽车。</p>
不仅如此,人们还发现这辆车的黑科技还有很多。</p>
例如可变动的后尾翼,随着转弯以及速度的不同,这辆车的后尾翼居然可以发生变化。</p>
作为职业赛车手,尤其是F1的赛车手,大家非常了解后尾翼给车辆带来的下压力是何等的重要。</p>
只不过受限于F1的规则,没有人可以把赛车的后尾翼做的如此动来动去。</p>
根据F1赛车的规则,后尾翼不可以人为调节,只能被动的接受空气的扰动。</p>
随着大家驾驶的时间越来越长,人们踩着油门的时间也越来越长。</p>
随着大家生产油门,款车的车速也越来越快。</p>
即便过一些不干净的路面,例如明显有灰尘的路面,也并没有感觉到4个轮子丧失了抓地力。</p>
在F1的赛车世界里,每次比赛的时候,明明很宽敞的路面却永远只有一条线的干净。</p>
所有的赛车几乎都走同一条赛车路线,而在这条赛车路线的两边,则明显是灰尘堆积的地方。</p>
甚至看电视直播的时候,能够无比清晰的分辨出哪里是要走的线,哪里是赛车压根不会压上的路线。</p>
一辆高速行驶的F1赛车,如果不小心进入灰尘堆积的路面,很容易出现车辆抓地力下降的现象。</p>
一旦出现抓地力下降,就有可能导致车辆失控。</p>
而且灰尘堆积的路面,也并非是最佳行车线路。</p>
即便有胆大的人想在弯道进行超车,不得不进入灰尘堆积的路面试图晚刹车,然后提前卡位完成超车。</p>
可是这种操作方式,每一次都充满了巨大的风险。</p>
也正是因为在赛场上养成的习惯,大家遇到很脏的路面时都会减速。</p>
而现在,虽然围绕着汽车产业园这一圈的路面是刚刚修好的沥青路,可是同样是沥青路面,却不可跟赛车场的沥青路面相提并论。</p>
再加上野外的环境无人打扫,这里的灰尘远远高于赛车场的赛道。</p>
可即便如此,当一条大直道有人加速到400公里时,却依旧发现这辆车操控极其稳定。</p>
而且除了F1的赛车,这些人从未听说过量产的性能跑车中,有哪家品牌的车子可以跑到400公里以上。</p>
而且看这辆车的时速表,上面居然标记着450公里的极限。</p>
如果放到正规的赛车场,这辆车的极限速度或许可以达到450公里。</p>
甚至,F1</p>
的职业赛车手驾驶体验过之后,感觉这辆车的加速性能虽然略逊于F1赛车,可是一旦进入直线路段,未必会被F1赛车所抛离。</p>
有了这样的震撼感觉之后,每个人都格外享受此时此刻的架势。</p>
而那些暂时排不上队的人员,只能疯狂的按动快门记录每一辆驶过的超级跑车。</p>
这些人并没有浪费时间,而是把所有拍到的画面第一时间便传送到了总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