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兴奋了一阵,云逸便发现,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过目不忘的本事。</p>
只不过是穿越之后,记忆力相比以前强化了不少而已。</p>
一目十行虽然可以快速记忆,但是并不能形成长久的记忆。</p>
比如刚才读过的那本《论语》,此时有一部分内容,已经开始遗忘了。</p>
经过试验云逸发现,自己记忆时间的长短,其实和读书时的用心程度成正比。</p>
也就是说,学的时候越用心,记忆保持的时间也就越久。</p>
虽然不是过目不忘,不过云逸依旧非常开心。</p>
如今距离明年开春的县试,还有好几个月。</p>
自己只需要规划好每天学习的时间,等到考试的时候,何愁不能把这些内容铭记于心?</p>
既然读书的事情有了规划,也就不用再急于一时了。</p>
于是云逸把书一收,便准备开始他的赚钱大计。</p>
虽说他现在已经做出了肥皂,可这东西一时半会儿根本没办法拿来赚钱。</p>
先不提会不会引来旁人觊觎,仅是生产工艺这一项,就无法支撑他批量制作。</p>
另一方面,由于昨日在诗会上表现的太过耀眼,再加上今日他又把附近的夫子都得罪了一遍。</p>
如今他云逸已经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和肉中刺。</p>
一旦私下行商人的行当被人抓住把柄,恐怕他就再也没有参加科举的希望了。</p>
毕竟大周王朝士农工商等级分明,如果那些人真拿这个攻讦云逸,他还真是百口莫辩。</p>
还是老老实实写话本吧!</p>
先解决温饱,再谋求小康。</p>
一步一个脚印,总有王者归来的那一天。</p>
铺好纸张研好墨,云逸拿起毛笔却陷入了沉思。</p>
到底该抄哪本合适呢?</p>
嗯……</p>
宣扬反抗政府的《水浒传》得首先排除。</p>
一群对现实不满的“好人”被“逼上梁山”并落草为寇,以攻城破狱为能事,以打家劫舍为豪举。</p>
这要是写出来,佟掌柜恐怕得第一时间去县衙举报自己。</p>
要不抄《西游记》?</p>
嗯……还是算了吧!</p>
一只猴子都想推翻玉皇大帝的统治,这不是唆使大家推翻大周王朝吗?</p>
《三国演义》倒是可以试试。</p>
不过买得起话本的才子佳人,对这种题材似乎并不感冒,估计写出来也得扑街。</p>
如此看来,四大名著好像只有《红楼梦》最合适了。</p>
当然,才子佳人们肯定更爱看《西厢记》和《牡丹亭》。</p>
不过这两本书表达的思想太过前卫,突破封建礼教的枷锁,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p>
如果云逸真敢抄这两本书,大卖肯定是会大卖的。</p>
不过大卖之后,云逸的科举之路,恐怕也就自此断绝了。</p>
毕竟就连《红楼梦》里,林黛玉偷看《西厢记》,都受到了薛宝钗的批评和示警呢!</p>
要知道前世专家可说了,《红楼梦》的成书借鉴和脱胎于《金瓶梅》的痕迹比较重,只是没有《金瓶梅》描写的那般露骨而已。</p>
嗯,还是抄《红楼梦》吧!</p>
虽然书中有暗喻明朝和清朝的嫌疑,不过这些在大周王朝根本就不是问题。</p>
没有涉政的风险,又是才子佳人们爱看的题材。</p>
虽然有一些不可描述的情节,但这也算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卖点。</p>
毕竟一本给才子佳人们看的书,如果不开车,那岂不是就少了灵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