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空间渔夫 > 第八十七章 古代货币

第八十七章 古代货币

对照了很多资料,叶远了解到,这些银元都是标准的五十两官银。</p>

这里的五十两可不是现在的五十两,古代和现代重量换算是有很大差别的。</p>

古代的重量单位“两”与现在的“两”完全是两回事。</p>

根本不等于现在的50克。</p>

同样,古代的“斤”与现在的市斤也完全不同,不等于500克。</p>

古代的“两”不是一个很严格的标准单位,不同朝代间不尽相同。</p>

同一时期又有“府平”、“库平”等不同的标准,彼此间有微小</p>

的差异。</p>

若拿最常用的标准,与现在的重量单位比较:</p>

清末的“库平一两”约等于37.31克。</p>

1“斤”等于16“两”,约合597克左右。</p>

至于现在我们所说的“市斤”(500克),是建国以后为了与公斤之间换算方便而重新规定的,与古代的“斤”根本扯不上关系!</p>

至于清朝末年赔款的问题,可不能拿现在的几千吨白银来类比。</p>

现在各国都以黄金作为硬通货使用,而白银仅剩下工业、装饰等方面的用途,其实际市价已经大大降低了。</p>

而在清末,白银是世界很多国家对外贸易的硬通货币,加上当时白银的总量和年产量都比现在少,所以其实际购买力远比现在高的多。</p>

叶远在找这些资料的时候,也看到一个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古代人是如何找零钱的。</p>

明清两朝的银本位制,“两”是主单位。</p>

两以下的钱、分、厘、毫还算常见。</p>

而丝、忽、微、纤、沙、尘、埃、渺、漠、糢在民间少见。</p>

这十个汉字作为量词,均是微小的意思。</p>

汉语中有成词,如丝微、微纤、微漠,以及毫厘、丝毫、尘埃等。</p>

两以下的十五个单位,均为十进制。</p>

十丝为一毫,十忽为一丝,十沙为一纤,十尘为一沙等。</p>

实银子用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没有固定面值,用时得用专门的秤(戥子)来称量。</p>

“戥子”是一种相对精准的秤,最大单位是两,小到分或厘。</p>

除了银子,也用来称贵重的药材、香料、颜料。</p>

所以,往往达官贵人家才有戥子,甚至由乌木、象牙等制成。</p>

也有分量固定的铸好的银锭,元朝曾铸过一种50两一锭的大银子,称为“元宝”,也就是“元朝的宝货”。</p>

后来这个名称就沿用下来。元宝的形状是两头翘起的,为了便于缠在腰上,过去说“腰缠万贯”,就是这么来的。</p>

也有小一些的银锭,二十五两的,十两的,还有再小的银锞子。</p>

买小件物品则用散碎银子。银子比较软,用剪子剪了,拿戥子称着用。</p>

银子的成色也不同,最好的银子称“纹银”,因为表面有皱纹的缘故。差的银子叫“低银”。</p>

推荐阅读: 夫人她马甲又轰动全城了 战锤矮人 极道武学修改器 白骨大圣 他比我懂宝可梦 回档少年时 超维术士 全球游戏:开局百亿灵能币 寒门宰相 谍云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