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晚见孙氏出来,抬头就看到了这一幕,一下子有些慌。</p>
“干什么呢!要哭回自个儿屋哭去!晦气!”郭氏见儿媳妇儿这样,一时恼怒。</p>
孙氏却不管不顾地走到姜晚身前,“晚娘,你告诉嫂子,你喝了尤婆子的神水复活的事情是不是真的?你告诉嫂子!”</p>
姜晚有些愣怔,赶忙从凳子上站起来,又回头去看郭氏。</p>
“哎,这当娘的是魔怔了。”郭氏起身,拍了拍围裙上的豆荚屑,一脸的无奈。</p>
“桑儿刚过了秋就病倒了,开始只是烧,后来就吃不下东西了,看了不少大夫也不顶用。这人啊,一吃不了东西就不行了。”</p>
姜晚没想到孩子已经病得这样严重,一时不知如何安慰。</p>
郭氏又说:“你嫂子听说你被尤婆子的法子唤醒了,心里有了盼头就跑到那神婆那里买了一碗神水回来。”</p>
“那神水是什么东西?别人不知道,我可清楚得很,那就是糊弄人的!我没让桑儿喝,你嫂子跟我置气呢!”</p>
郭氏说着看了一眼被孙氏扫到一边的碎陶碗。</p>
心中也是难过得紧,桑儿是自己唯一的孙子,也是大儿子第一个孩子。</p>
可是孩子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弱症,要是只一碗童子尿加一张纸符就能治好,那这天下哪里还会有夭折的孩子?</p>
她不信,可管不了儿媳妇病急乱投医。</p>
姜晚拧眉,对满眼期冀的孙氏说,“嫂子,我没喝什么神水,沈氏要灌我被姜游打翻了,而且那东西就是一碗黄汤,喝了只会让孩子难受,甚至感染其他病症,不能治病的。”</p>
孙氏听了这话,眼中的期冀瞬间变成一片死灰。</p>
在姜晚的坚持下,她见到了躺在小木床上的男童。</p>
三岁的孩子,却瘦的和两岁多的娃娃一眼。</p>
皮肤苍白无色,双眼紧闭,下眼圈青黑一片,若不是胸腹还在起伏,她甚至都会以为这孩子已经去了。</p>
摸了摸孩子的额头,不烫。</p>
姜晚不是医生,虽然打小就开始帮着院长照顾院里的小崽子们,但也不过是感冒了吃个感冒药,发烧了吃个退烧药之类的。</p>
古代的医疗条件落后,这偏远的边关地区更是如此,而且听郭婶子的意思,怕是已经到了药石无灵的地步。</p>
也难怪孙氏会将希望都寄托在神鬼之事上。</p>
叹了口气,姜晚从郭氏手中接过长命锁,放到了孙氏手中。</p>
“我不懂医,也没孩子,帮不了你什么。这长命锁上写着的是富贵长寿,嫂子拿着给桑儿带上。”</p>
孙氏犹豫地看了眼郭氏,郭氏最终还是点了点头。</p>
儿媳妇为了孩子已经魔怔了,她虽然不信“神水”可姜晚起死回生的事儿却不假,这种神啊鬼啊的事情又没人能说得明白,让孩子带着这锁子,心里有个盼头也好。</p>
孙氏含泪点头,双手捧着那锁子,就像是捧着保命的良药。</p>
姜晚随着郭氏离开屋子。</p>
站在被收拾得整齐干净的院子里,抿了抿嘴,“那尤婆子虽然被传得神乎其神,而我也的确被沈氏叫醒了。可婶子信我,我更倾向这只是巧合。”</p>
“若是可以,婶子还是和嫂子商量着,带着孩子去大些的医馆瞧瞧,这银锁也能当个诊金。”</p>
郭氏是个拎得清的,她点了点头,“我明白,倒是让你破费了,这样家里还有些红薯我让你二哥给你挖去。”</p>
说完也不顾姜晚阻拦,就开始给她收拾东西。</p>
最终,除了姜游的衣服她还得了一块粗麻土布,以及半碗白米和六个鸡蛋一筐红薯。</p>
再回来时,沈氏和她的儿子儿媳已经不在了,小院子空空荡荡,姜游还没有回来。</p>
将东西放好,姜晚就钻进了灶房忙活。</p>
虽说是灶房,但自从姜父离开后这里就再没有开过火。</p>
好在常用的厨具都还在,简单收拾擦洗一下便能用。</p>
提一桶水,将灶台和破了口的陶碗、陶罐一并洗了,就开始忙着做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