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这些老工匠们并不知其原理如何,但是大概明白了一些之后便对柳阳称赞有加。</p>
柳阳淡淡笑道,随即便让这些木工开始按照分解图纸打造珍妮纺织机。</p>
而他便来到了宅院门口。</p>
此时通过告示招募,已经有不少绣娘和能工巧匠来到了县衙。</p>
在柳阳的带领下将这些人全部都带到了宅院里。</p>
“柳大人,这些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绣娘和能工巧匠,手艺绝对是没得说。”凤阳县衙主簿魏奇连忙介绍道。</p>
要知道这些绣娘看到告示之后,光来的人就有上百,如今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也有二十多人。</p>
看着面前的这些绣娘,柳阳满意的点了点头。</p>
“你们之中最快的一天能纺多少线?织多少布?”柳阳随即问道。</p>
人群之中顿时嘈杂起来。</p>
片刻后。</p>
一个绣娘突然举起了手,连忙答到。“我能纺五百线,织十尺布。”</p>
此话一出,引得一片哗然。</p>
要知道这样的工作效率放在大明时期绝不算慢,就算是用单式织布机,一人也平均最多日织布八尺,这速度确实算得上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能工巧匠了。</p>
不过柳阳却缓缓一笑。</p>
这惹得众人有些摸不清头脑。</p>
“柳大人莫非是觉得我们纺织的效率过慢不成?”刚才那绣娘问道。</p>
柳阳缓缓点头。</p>
“自明日起,你们每人每日须纺过两千线,织四十尺布。”</p>
话音刚落。</p>
面前的众人瞬间陷入沉默,随即便立刻喧闹起来。</p>
“柳大人莫不是在这里和我们说笑,每日每人织四十尺布,这怎么可能?”</p>
“是啊,柳大人,这根本就不可能啊。”</p>
“……”</p>
场下的织工绣娘纷纷说道,无一不是对柳阳刚才的话所疑惑。</p>
别说是她们了。</p>
就算是放眼全国,也没有人一个人一天能够干出这么多活来。</p>
见面前的这些织工绣娘们喧闹不断,柳阳缓缓的摆了摆手示意。</p>
“待到明日你们来,我自有办法,让你们能够纺两千线织四十尺布。”</p>
说完,柳阳便离开了宅院。</p>
留下主簿一人在此,就算是主簿,也不知道柳阳究竟有什么办法能够将生产的效率提高到如此之高。</p>
不过。</p>
自此之后。</p>
柳阳当众许诺下的言论,在这凤阳县城之中也不胫而走。</p>
短短半日时间,这番言论便已传遍了整个凤阳县城。</p>
同时记载着相关言论的卷宗也已经被暗中调查的锦衣卫递到了朱元璋的案前。</p>
短短两日。</p>
朱元璋和太子朱标已经被柳阳此人震惊数次。</p>
如今看着柳阳当众放下了豪言,虽说朱元璋对于纺织知识不甚了解,但根据锦衣卫调查出来的数据,朱元璋也觉得不可能。</p>
“柳阳这是想要一个人干出四个人的活来,我倒要看看明日他究竟能够有什么法子,也好看看他这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