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这一战不但彻底剿灭了南平地区的山越势力,更大幅度的重创了南平周围,包括上饶、浦城、建宁、广昌、宁都、南城、永安等地的山越势力。
料想以贺齐、高顺等人的战略眼光和战术素养,此时应该在谋划打击周遭地区的山越部落了。这些部落都遭遇到重创,此时正是惶恐之中,若是能够抚剿并举,想必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果然,刘封打开贺齐的奏章,上面除了报捷,以及详细叙说了一遍战事过程,随后来的就是请求赦免洪明等七大山越名将的奏请,显然贺齐、高顺的思路与刘封很是相似。
刘封当即应允,并全权放权,希望贺齐能够为他取得更大的成果。
自去岁冬日起,至今不过一年有余,贺齐、高顺联手已经平定了六七十万山越,占了山越总数的六分之一。
可见贺齐这个山越克星还当真是名不虚传。
除此以外,刘封还给了贺齐先斩后奏之权,让他放心大胆进取。
只要贺齐如历史上发挥的那般出色,整个南会稽就算是安定下来了。
这不但能够多出一笔赋税,更能为刘封聚集起一两万人的山越精锐。
这些山越精锐作战悍不畏死,且擅长弓矢,尤其精擅山地作战,未来不论是入蜀,还是经略并州、关中之地,都是极为有用的特种兵。
况且这些山越精锐装备了汉军军械后,即便是平地作战也颇具战力,虽没法和摧锋、挽澜这等王牌军相提并论,但实不会逊色于一线军团。
最重要的是,这些山越士卒死了也不心疼。
当然,来自后世的刘封多少还是没那么冷血,对他而言,但凡忠诚勇敢的山越战士,自然也会一视同仁,同时还会给与这些人加入汉籍的机会。
至于不愿意的加入的,他也不会勉强,毕竟随着同化开始,这些人的后代最终也一样还是会被融合的。
刘封还不至于对有功之臣下毒手,至少他的良心上有些过不去,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
刘封当即晋贺齐、高顺为裨将军,郑宝为中郎将,其麾下有功将士具名奏拜,各有拔擢封赏。
此外,刘封还特地给贺齐、高顺、郑宝三人送去了名刀宝甲,贺齐生性喜好奢侈,故而刘封对其多予馈金,高顺性格内敛,敏言纳行,故而刘封赠其衣食,郑宝好大喜功,又是后来之人,故此刘封馈其亲笔赞词。
料想三将收到礼物之后,定然会欣喜不已,正可谓是投其所好。
最后,刘封还在书信中与贺齐商量该如何新建县治。
如今会稽南部已经为贺齐所平定,为了巩固统治,扩大政府的影响力和统治力,那么眼下的县治显然已经不敷使用了。
因此,必然要在影响力不足的地方建立新的县治。
原计划中第二批次,甚至第三批次的县邑都可以开始预备起来了。
只要贺齐觉得时机成熟,即可进行增设。所缺人员、物力、粮食等资源,自然可以同刘封提出。
再继续往南走,刚过了长江,就又接到了捷报。
这捷报还一式三份,分别来自江北庞统处、丹阳陆逊处、豫章诸葛亮处。
庞统深入大别山,以梅家父子为说客,招抚并用,说得大小一十三家,共一万七千余淮泗蛮族来投,同时大小四战,打破六家寨子,战俘一万一千余众。
别看庞统这战绩似乎不如贺齐、高顺甚多,可大别山里的荆蛮也远远不如山越来的多,更何况庞统麾下也不过四千士卒。
能有这样的战绩,的确已经相当出色了。
只是比起另外两份报捷文书来,庞统就又略逊一筹了。
先一份是丹阳陆逊来的报捷文书。
陆逊半年多前刚刚上任丹阳郡都尉时,就撞上了丹阳豪强山越反叛起事。
这次叛乱集中在黟县、歙县两地。
其中山越头领歙帅金奇,率万户山越民屯守安勒山;另一头领毛甘率万户屯守乌聊山;更有黟帅头领陈仆、祖山等率两万户屯守林历山(黟县南)。
这三座山脉中,尤以林历山最为凶险,其山四面悬崖绝壁,高数十丈,山路危狭,仅容一人,叛众居高临下,难以仰攻。
陈仆、祖山两位山越头领凭险扼守,临高下石,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陆逊抵达丹阳之后,并没有着急用兵,而是一边集结部队,一边勘探两地地形。
陆逊带着十几个勇士亲赴黟县、歙县两地,不惧危险,亲自察看地形。
同时又以金帛引诱当地猎户老人,询问各种山间隐蔽缘道。
等到探查清楚之后,先请张英率本部人马大张旗鼓正面施压,而陆逊则带本部精锐抄袭小道,绕道林历山后,精选轻捷、勇猛之士卒,乘夜以铁戈斩山为梯潜爬上山,再用垂布以援下。
士卒兵勇攀援而上,乘其不备偷袭,且四面俱鸣鼓角,呼号雷动。
陈仆、祖山深夜突闻鼓角喊声,惊惧慌乱,不知所措,放弃扼守的山道,逃归山顶大营。
陆逊正面布置的大军随即登上山顶向敌营寨猛攻,一举歼灭盘踞林历山中的陈仆、祖山叛众,当场斩首一千余级,俘获青壮两万余,老弱妇孺十余万。
歙县的金奇、毛甘此时已经陷入张英和陆逊的前后包围之中,又恐惧陈仆、祖山二人的惨败。心惊肉跳之下,两人商议之后,决定率部众降。
陆逊此番大获全胜,仅仅半年,就平定了整个黟、歙地区,成功的将左将军幕府的影响力和统治力深入到了整个丹阳南部,须知这里常年都是山越酋长、渠帅、豪强的天下。
此战总共斩首仅千余级,可俘获却高达四万余户,二十余万之众,仅仅青壮就有五万余人。
陆逊上表报捷,与贺齐、庞统一样,请求刘封能够从这些山越青壮中拣选精锐,编练成军,用以征战中原。
刘封看的暗自咋舌,心中暗自叹息,庞士元虽足智多谋,所向披靡,也取得了丰厚的战果。
可同陆逊一比,着实黯然失色了许多。
随即,刘封又翻看起了第三封报捷文书。
这份文书,自然是来自诸葛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