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也是读者,最初想写个普通娱乐文,推土机写法,看沈三通的名字就知道了。
去年十一月,下架了一次。
然后仓皇改名《重生的我只想好好拍电影》,一次性改几十章,所有角色全部删除,简介也改了。
回想当时,书荒不知道自己如何做到的。
过年已经撑不住,心力到了极限,能坚持到现在也是幸运。
想着《1937》快速推进《大圣归来》,停在高潮,把书完结了。
随后再次被举报,书荒咬牙坚持,又改了第三个名字《新时代艺术家》。
其实从过年那个时候,已经到了极限。
两次改名,二十个章节以上的大改五六次,小改数不清,书荒自己也是有点恍恍惚惚,被不断追着赶着,有点戚戚然,丧家之犬的感觉。
而书荒选择结束,是怕把书写坏了。
一直寻找在高点结束,是想给大家能留下一个好的想象。
以上是本书的大概历程。
在此感谢责编夜宵和主编饼干,本书改了多次大改,书荒也是第一次写娱乐文,给编辑和主编添了不少麻烦。
最近,书荒在回顾剧情,看到时间大法师那一章,电影市场的潜力确实超乎想象。
工业上做到以一当百,文化消费上也可以,只要把表达和共情做好,不怕没成绩。
书荒给出电影市场的分析,当时不少书友,也不相信我们的市场有这样的潜能。
可是事实说明,不是没有观众,不是电影市场不行。
心潮澎湃之余也不免难受,向大家道歉,书荒违约了。
不能写到沈三通将神话、历史、科幻,将过去、现在、未来完全贯通。
对不起大家。
本书两百多万子,算上删去的,应该有两百三四十万吧。
书荒自己说过两百万字完结,也是一语成谶。
有书友提到书荒切入点巧妙,实在是高看书荒了。
如果书荒写书之前想过会发展成现在这样,不会写一个推土机主角,如果有心理准备,也就不会写的这么累,更不会遭遇下架,也不会数不清屏蔽删改.
书荒作为新手,犯了太多错误。
上架时犯了大忌,不仅写原创,写的还是烂的那种,可谓是大毒点。
时不时大篇幅的私货,凭空自嗨,缺点很多。
书荒之前也是读者,看了很多娱乐文小说。
只是读者和作者毕竟视角不同,设计剧情要有逻辑,需要去分析。
一分析就坏了。
发现了水面下的一些事,却没有做好处理,也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后来越来越空,剧情越来越空,角色也越来越空。
如果没有举报下架,可能还能拉回来。
下架之后,书荒应激了,再度往前迈了一步,角色什么的统统消失,作者意识过度介入了剧情。
这本书对抗味道太浓了,有书友说看的累,书荒写的也累。
因为本书就是写实,视角是探索的,所有发现,也都是保持第一视角,猝不及防。
书荒第一次写,什么都不懂,闯入了进来。
不管是书里,还是书外,都让书荒始料未及,
现在来看,书荒这本书之于文艺,有点日耳蛮赢学之于键政。
书荒不是编了一个故事,不是编造,而是解读了文艺领域的过去,由此形成了一个认知,算是文艺领域的觉醒。
这样一想,书荒有点小骄傲,本书比日耳曼赢学出现早了一点。
千言万语,一路走来,多谢大家的陪伴。
最后,说说新书。
有很多想法,想过写火影,又想写历史文,写写崇祯,写个仙侠
后来经过考虑,还是写文娱。
因为本书实在坎坷,书荒想过规避对抗,仔细思考,这本书最大问题不是对抗,而是写的时候没有做好预期,抛开举报不谈,前后文风也撕裂严重。
下本书基调不变,书荒总结了本书基调,大概就是用我们的视角,从我们利益出发,去看待国外国内,书写我们的叙事。
书荒觉得这理所应该,捍卫自己的利益难道有错吗?
新书以爽为主。
主打轻松无敌,做好心理建设。
第一本书缺点实在多了些,写的不好的地方,望大家见谅,多谢大家的支持和陪伴。
新书不会太久,江湖路远,大家后会有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