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方士徐福
白鹿精和白鹤仙子的关系不错,情谊深厚。
而且,白鹿精昔日便曾为玉虚宫捕妖队之首领,受那无良仙翁差遣,肆意捕捉诸多生灵,以供其炼丹之用。
身为妖族的白鹿精,连妖族都能无情猎捕,更何况是区区凡人乎?
在这漫长岁月里,他早就麻木了。
捉就捉呗。
此时此刻。
白鹿精见状,心中一紧,赶忙挺身而出,揽下这桩棘手之事,欲为白鹤仙子解围。
……
寿星听闻白鹿精所言,眼眸中瞬间闪过一丝精光,显然是有所心动。
福星与禄星亦是微微颔首,动作虽轻,却难掩对这提议的认可之意。
有道是:
“神仙行事,多遣耳目代劳,本尊自是泰然处之,恰似弈棋落子,进退皆有章法。”
“若遇事发之危,便弃车保帅,以保本尊周全。”
“那耳目,不过是可弃之棋子罢了。”
“如此,本尊自可不沾因果,逍遥于三界之外,无拘无束,自在洒脱。”
……
寿星目光如炬,紧紧盯着白鹿精,语气中带着几分审视与威严,开口问道:
“孽畜,你待如何行事?”
白鹿精微微低头,思索片刻后,开口道:
“吾幼年在凡间山林游历之时,曾闻樵夫高歌,言那凡间帝王,亦多向往长生不老之术。”
“有凡间帝王日夜寻访仙方,以求长生,不惜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为能得长生之法。”
“正是:凡间帝王多几许,不问苍生问鬼神。”
说到这里,白鹿精的眼中闪过一丝回忆之色。
千年捕妖生涯积累的麻木,他早几乎已忘记,自己也曾是山林间会被樵夫歌声打动的一只白鹿。
“若是直接掠夺童男童女,我等与那为祸三界的邪魔歪道又有何异?”
“若是事发了,面上实难堪也。”
“况且,这般行径也极易引起天庭的关注。”
言罢,白鹿精微微抬眼,目光中闪过一丝狡黠,语气一转,继续道:
“我愿出蓬莱仙岛,前往凡间,于市井之间散布传言,便说我蓬莱仙山有长生不老药,得之可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享无尽之福泽。”
“那些凡间帝王,哪一个不是对长生不老之术痴迷至极?”
“他们日夜寻访仙方,四处求神拜佛,只为能多活些时日。”
“我放出这等消息,他们定会心甘情愿地供奉童男童女,以换取这长生不老之药。”
“为了求得长生,他们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满足吾等要求。”
白鹿精越说越兴奋,开口道:
“我弄几艘大船,将那些童男童女引来,为师尊炼药所用。”
“如此一来,亦可言说是凡间帝王心甘情愿所献。”
“而且,茫茫大海,波涛汹涌,船沉了,船翻了,也是常有之事,并无异常。”
“如此一来。”
“师尊便可置身事外,不沾半点因果,此乃两全其美之事,师尊以为如何?”
白鹤仙子立在一旁,心中焦急万分,欲要开口阻止,奈何其嘴被寿星以寒光封住,口不能言,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眼中满是担忧。
“嗯……”
“嗯……”
福星和禄星闻白鹿精所言,皆是点点头,脸上露出赞许之色。
寿星沉吟片刻,手握蟠龙拐杖,轻抚胡须,开口道:
“此计虽妙,然凡间帝王多是人杰,若是帝王多疑,若空口无凭,恐难取信。”
白鹿精低头思索片刻,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寿星的蟠龙拐杖上缠绕的“蟠龙”,灵机一动,开口道:
“常言道:云从龙,风从虎。”
“龙,有吞云吐雾之能。”
“吾可借师尊蟠龙拐杖一用,借杖上‘蟠龙之力’,创下‘海市蜃楼’之奇景,让让凡间帝王亲眼目睹海外仙山的瑰丽与仙人的风采。”
“量那凡间帝王虽是人杰,但也是凡夫俗子,怎识得仙家法术?”
“如此一来,凡间帝王必将深信不疑!”
禄星在旁闻言,赞叹道:
“妙计也。”
寿星闻言,微微颔首,言道:
“善。”
白鹿精看向寿星、福星、禄星三仙,开口道:
“既得诸位首肯,白鹿便准备出蓬莱仙岛,踏入凡尘俗世,还望师尊与诸位大人垂怜,赐予一个凡尘俗名,以便行走人间。”
寿星轻捻胡须,徐徐言道:
“长生之药,当徐徐图之,急不得。”
“你便以‘徐’为姓,这‘徐’字,正寓‘徐徐图之’之意。”
“你在外行事也要徐徐行之,莫要心急,出了差错。”
白鹿精听闻,赶忙看向寿星,恭敬地说道:
“谢师尊赐予‘徐’姓,白鹿定当铭记于心。”
福、禄、寿三仙之中,福星位居首位,乃福禄寿三仙之首。
福星凝视着白鹿精,和声说道:
“白鹿啊,你出自蓬莱仙岛这等洞天福地,已经算是福泽深厚,便再取一个‘福’吧。”
“以‘福’为名,是希望你能时刻铭记自身来处,莫要在这凡尘俗世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自己的职责。”
白鹿精闻言,赶忙看向福星,感激地说道:
“谢‘福星’大人赐予‘福’名,徐福定当谨记在心。”
自此。
白鹿精得名——“徐福”。
“徐福啊……”
“你切记……”
福、禄、寿三星对白鹿精又有一些嘱托。
白鹿精(徐福)俯身叩首,声音坚定地说道:
“徐福定当谨记诸位大人的教诲,不负所望。”
……
此后。
白鹿精得名“徐福”,摇身一变,化为凡间一位方士,出蓬莱仙岛,面见人间帝王,意欲携童男童女,炼长生不老药也。
……
秦始皇二十八年,帝驾东巡,行至海滨,但见云海翻涌,海外仙山之轮廓,隐约可见,山川人物,时隐时现,宛如仙境,令秦始皇心生无限向往。
方士徐福趁机进言:
“此乃传说中海外之仙境,蓬莱、方丈、瀛洲三山,隐于波涛之间,仙人居之,可求长生之药。”
秦始皇闻之大喜,遂依徐福之请,遣童男童女数千,随其出海,求取仙药。
徐福归而言道:
“已遇海神,然海神嫌礼薄,拒赐仙药。”
对此,秦始皇深信不疑,增派童男童女数千人,令徐福再度出海。
徐福领命,携众多童男童女,出海寻海外仙人求长生不老药,一去不复返。
有史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其事曰:
“方士徐福等上秦始皇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于是,秦始皇遣徐福发童男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
……
悠悠历史长河之中,徐福究竟是何方神圣?出自何处?
徐福一个凡人,为何知道海外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
徐福又为何要引领数千童男童女,扬帆出海之后,便如石沉大海,一去不复返?
是遭遇了不可预知的凶险,还是另有所图?
此千古谜团,未解之谜,盖因此缘故也。
海外神仙行事,凡人怎识其奥秘?
只是,这其间所隐藏的种种秘密,真正知晓之人,甚少也。
……
白鹿精得名徐福之后,便下去准备出海事宜了。
与此同时。
寿星也放了白鹤仙子,但寿星唯恐白鹤仙子出去报信,便在其身上下了禁制,限制其行动。
恰在此时,三岛之地风云突变。
蓬莱仙岛附近的结界一阵松动,卷帘大将带着“天庭捕鳌队”的一众天兵天将,如同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气势汹汹地冲破了结界的桎梏,踏入了蓬莱仙境。
虽然十洲三岛有些不老实,那也还是偷偷摸摸的不老实,在私下搞一些小动作。
然而,他们终究无法摆脱天庭的掌控。
但这些海外散仙终究还是隶属于天庭的管辖之下,是天庭的地盘,得服从天庭的规矩,给玉帝纳贡朝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