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仲也面露笑容,二人对视了一眼,都是哈哈一笑,然后各自转身,回了自己的公房。
坐下来之后,二人就神色各异了。
京兆杜氏,天下闻名,如今京兆杜氏出了个杜谦,那么将来关中世族进入新朝,一定唯杜谦马首是瞻。
单单是这一项情事,就已经可以引起无限遐思了。
而此时此刻,两位宰相。
恐怕已经是各有心思了。
…………
河北道,恒州,唐军大营。
苏晟与李槲一起,结伴同行,来到了唐军大营里。
这支唐军,是苏晟领到河北道的,上下的将领,也基本上都是苏晟自己带出来的,此时见到苏晟回到军营里,都是亲热万分,纷纷上前抱拳行礼,一口一个大将军。
有些人更是笑嘻嘻的上前请赏。
苏晟也很是高兴,跟这些下属们好好的亲近了一番,然后宣布了一些朝廷即将发下来的封赏,军中的将士们都高兴不已,将苏晟围在中央,大声欢呼。
不远处的李槲,静静的看着这一幕,一言不发。
一直到天色全黑下来,苏晟才从这些旧部当中脱身,他让人准备了一桌子酒菜,然后将李槲请到了自己的帅帐中,两个人隔桌对坐。
此时的苏晟,已经满脸通红,显然这一场酒,已经不是他今天第一场酒了。
李槲抬头看着苏晟,笑着说道:“大将军在军中的威望,真是无人能及。”
苏晟瞥了他一眼,哑然一笑:“李将军少要胡说,你今日只是见我到了军中,你如果见了陛下到了军中,你才会知道什么叫作威望。”
李槲一怔,然后端起酒杯,敬了苏晟一杯:“我敬大将军。”
苏晟端起酒杯,跟他碰了碰,二人俱是仰头一饮而尽。
喝完了这杯酒之后,苏晟才看着李槲,开口笑道:“一路上,我跟李将军数次长谈,李将军始终说不到正点子上,如今已经到了恒州,再往西就是太原府了。”
“到底是个什么章程,李将军该给个说法了罢?”
李槲叹了口气道:“今天,我在贵军大营里转了转,只这一座大营,就有万人以上,整个恒州的驻军,恐怕更多。”
“我若是不应下大将军,大将军恐怕要立刻兵进太原府了罢?”
苏晟也不遮掩,理所应当的点头道:“正是。”
他喝了酒,目光炽热:“李将军若不同意,等苏某整理完军队,便会立刻兵发太原府,到时候整个河东,包括李将军你在内。”
“俱是苏某的功劳。”
李槲看着苏晟,叹了口气:“大将军功劳已经太多了,再多,便不怕功高震主吗?”
苏晟看了他一眼,笑着说道:“不怕。”
“我们江东军,我们唐军上下,功劳最高的就是陛下,谁也超不过。”
李槲微微皱眉,低头自己喝了口酒。
“明日,我动身回太原,规劝大兄。”
“好。”
苏晟应下,笑着说道:“若是那位李大公子懂事,咱们和和气气的拿过河东,若是他不同意…”
苏晟看着李槲,缓缓说道:“陛下的意思是,希望李将军可以在太原城里,作为内应。”
“我们里应外合,一举拿下太原。”
“然后,河东便基本上平定了。”
“李将军你,也就是平定河东第一功臣。”
李槲神色复杂,仰头喝了一口酒之后,他才用沙哑的声音,缓缓开口。
“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