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百度文学 > 战国野心家 > 第七章 芦苇有根桑有葚(下)

第七章 芦苇有根桑有葚(下)

饶是生活如此困苦,众人却还是感慨道:“如今的日子很好了。我小时候城中的贵族们乱打一气以致国君出逃。那时候要服役守城,没有时间去耕种,这几年没打仗,过得真是很好了。哎你说那些王公贵族们,整天打来打去的,打什么呢这天下什么时候才能不打仗呢”

适笑着指了指自己身上的麻衣道:“这得问那些穿丝绢的,我又怎么能知道呢贵族们打仗,我们却要遭殃,这是什么道理啊”

悄无声息地煽动了一波不满,也大致明白过来这些农夫的心态,忍不住又感慨了一句。

“我曾听人说,当年仲尼过泰山,看到一老妇哭泣,便走上前去询问。”

这时候听个故事不容易,众人都伸长了耳朵,仲尼的名声他们是听过的,毕竟仲尼的祖先也是宋国开国国君微子的弟弟,加上孔子的弟子很多出自宋国,众人早有耳闻。

适顿了一下,等众人都静下来又道:“那妇人缘何哭泣仲尼的弟子子路问过之后,才知道原来妇人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妇人的丈夫也被咬死了。仲尼便问既然都被咬死了,为什么不搬走呢那妇人说,这里虽然有老虎,可是没有苛政啊。”

众人听了这故事,也都跟着叹息道:“老虎吃人,固然可怕,可至少你拿着戈矛能打死老虎。这苛政,又怎么办呢”

适点点头,哀声道:“当年听人讲诗,有硕鼠一首。我也不会唱,就念给你们听吧。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围坐四周的农夫听到逝将去汝、适彼乐土的时候,一个个都跟着念叨起来。

适也不知道这个春秋的古魏国到底在哪,但却知道魏风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些讽刺现实、充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反抗的诗篇。

这是一篇标准的农奴逃亡的誓词,估计是哪个带领农奴逃亡到野泽荒山的领袖制作并在共同起事的人中传唱,发誓要一起逃亡到乐土当中。

这首歌传唱于数百年前,这古魏可能远在千里。

但歌中的乐土竟是撕开了时间与空间的桎梏,引得这些宋国的农夫畅想不已。

每个人梦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乐土。

而当每个人的不幸都已趋近的时候,这梦的模样竟也有了几分相似。

当适问及众人想象的乐土是什么模样时,众人七嘴八舌地开始了简单而又让人心酸的畅想。

“不打仗”

“不用去公田劳作了,哪怕有什一税也好。”

“定下来什一税,不要再收丘甲赋。”

“有百亩地,有头牛。”

“哪怕打仗,打完了也给我们些土地之类的赏赐,别都给那些肉食者”

“能天天吃上粟米饭,不用吃野菜。”

“穿件新衣裳。”

各式各样的梦,汇聚在一起,终于让这些围坐的人有些醉了。

并未喝酒,但梦的味道,竟是比陶邑最好的酒浆都烈。

推荐阅读: 星武纪元 志怪书 异度旅社 坐看仙倾 仙不是这么修的 我太想重生了 黄泉逆行 有诡 南朝玄怪录 从赘婿开始建立长生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