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美丽人生》的情景重现,没人敢不站起来,没人敢不鼓掌,没人敢不沉浸其中。
放映厅陷入一片奇妙的氛围里,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好像齐心协力完成了一件大事,从而迸发出人性的璀璨光芒,甚至有人眼含热泪,激动到哭泣。
“这是他第一次公开演讲,在十分钟之前,我还担心他能不能完成……我感受到了你们的精神力量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希望告诉社会大众有关自闭症的种种,我们一定会坚持下去!”
“哗哗哗!”
“哗哗哗!”
随着老皮克的总结发言,现场的音浪又翻了几番,甚至传到了外面的走廊上,惊动了其他人。
“这么热烈的掌声, 《雨人》一定是部好电影!”
“可惜我选了一部烂片,太遗憾了!”
“怎么还在鼓掌,这么疯狂的么?”
场中的几个华人电影人,开始也跟着拍手,拍着拍着觉得差不多就得了,但别人仿佛不知疲惫一般,继续死命鼓掌,只好也接着拍。
还不能坐,继续站着。
对于弱势群体,多数人都有一种同情与悲悯,但在表达方式上完全不同。比如我们帮忙,帮完就完了,可能觉得没啥大不了的,讲究一个事了拂身去。
但老外要猛烈的多,他们好像极容易陷入此类情绪之中,然后形成群体感染。
动辄哭泣。
“哗哗哗!”
陈奇也在拍手,一边拍一边乐。
关爱自闭症患者与后世的政治正确貌似不同,其实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一种“当今的普世价值”去绑架所有人,让他们支持你。
只不过这会西方的普世价值是什么自由、爱、平等、家庭巴拉巴拉。
后世的普世价值变成了同性恋、跨性别、种族、难民、沃尔玛购物袋、一个鸡蛋一美元··
随后,现场又对金皮克做了简单采访,还有记者测试: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第三幕第二场发生了什么?”
金皮克真的能答出来: “哈姆雷特导演了一出戏中戏,试探克劳狄斯的反应。具体台词从‘请你念这段剧词的时候’开始??”
随后,他逐字背诵段落。
现场愈发沸腾,记者们兴奋的像吃了春药的公牛,迫不及待的要把这个绝佳的素材写成稿子发出来。
这才是电影节应有的格调:好电影、好故事、充满了人性之光和传奇色彩。
………
《雨人》的首映礼,延长了起码一个小时。
戛纳无不乐意,连主席在尾声的时候都赶来捧场,宾主尽欢,各取所需。散场的时候,陈楷歌、张艾嘉等人沉默的往出走。
他们不一定认同陈奇的这种操作方式,但不能不承认,陈奇玩的这些东西,早早超出了电影本身。
“东方公司! ”
“东方文化艺术公司!”
陈楷歌也被方才《雨人》散发的强大气场和降维打击的力量所震慑,他砸吧着这个名头,仿佛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不叫“东方电影公司”?
因为人家做的,与自己等人压根就不是一个行当。
徐风也陷入了担忧,觉得《霸王别姬》道路艰难,前途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