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都城外,路旁茶摊。</p>
枣红马安分的停在路旁吃草。</p>
当地山上产的土制红茶,加了梅子和青柑同煮,略有盐糖,不过不仔细品几乎品不出咸甜味道。似乎盐的作用只是放大茶中梅子和青柑的酸甜味道,和有些地方吃水果也加盐的道理一样,糖则使茶中口感变得柔和,不至于酸涩刺激。</p>
只需三文钱,就能买到一大碗。</p>
道人面前已然放着一碗了。</p>
“呼……”</p>
道人捧起碗来喝了一口。</p>
茶叶炒制工艺不够讲究,导致茶汤颜色不够清亮,不过用褐色黑底的粗碗盛茶,本就无所谓清不清亮,再清亮也看不出。然而茶水闻起来香气却是异常浓郁,茶汤中本就有的果香蜜香和梅柑完美融合,少许糖味又使得茶水的口味契合闻到的味道,以至于宋游这个喝惯了清泡茶的人喝起来也觉得不错。</p>
三花娘娘身着三色衣裳,坐在他对面,却没有喝茶,而是一脸严肃的盯着他,同时一双脚在桌子底下晃荡不停。</p>
身边依旧人来人往,不断响着铃铛声。</p>
有商队往前方云都城去,也有商队从前方云都城来,有的会在这家茶摊前边稍作停留,坐下来喝一碗茶,或装些带走,有的则只是从道人的身边路过,被枣红马或格外漂亮的女童吸引,朝他们投来目光。</p>
因为云州阳光毒辣,客商常年奔走在外,风吹日晒,大多都生得很黑,黑中透红,红得发亮,被太阳晒得微眯着眼睛。</p>
人们在此汇集,宋游身处此地,居然也有了一种繁华的感觉。</p>
“呼……”</p>
天空几乎蔚蓝一片,只有头顶和天边飘着几朵白云,全都高度凝结,像是棉花团似的,阳光亮得晃眼睛,照得地上山水道路一草一木都明晃晃的,黄土路与风尘仆仆的来往客商,矮小的西南马与大坨的货物,行走之间带起尘沙,马铃声叮当响着时,路旁捧碗喝茶的道人已经隐隐有了一种预感——</p>
这一刻的画面将成为自己永久的回忆。</p>
因为它真就好似从历史中截取的一段。</p>
“……”</p>
道人一边转头看着路旁行人,与经过身边的一张张面孔对视,一边掰着饼子,用茶水来下。</p>
饼子里边的馅儿是花瓣和红糖,混杂成令人心醉的颜色,还看得到没有被蒸烂的花瓣形状。吃起来倒是没有看起来好吃,不过配上这酸甜可口果香浓郁的茶汤,却也成了道人一路风尘以来的难得美味。</p>
身边杂七杂八的声音都传入耳中。</p>
“五尺道上今年还太平吗?”</p>
“今年?今年不知道怎么说,不过这一趟走来,倒是一路都听说有神仙显灵,路上原本作恶的妖魔鬼怪好些都被除掉了,甚至有些猖獗的山匪马贼也被除掉了,估摸着再走下一趟就能太平许多。”</p>
“当真?”</p>
“我们也是沿途听说的,足下走一趟就知道了。”</p>
“若是真的,那就太好了。”一道声音从宋游身后传来,“上回走到乌郡的时候,半路遇到有人喊饿,以为是流民乞丐,结果我好心拿着饼子去问他,他却问我,可不可以剜肉割足给他吃,真是吓死人。”</p>
“后来呢?”</p>
“我们人多,行事也谨慎,还有道观求的符箓护着,自然不能着了它的道,可这种事情,也总是让人心里发毛。”</p>
“谁说不是呢?何况路上的小妖小鬼多了,时间再一长,难保不会出现成了气候的!”</p>
“唉……”</p>
“说来足下倒是心善。”</p>
“唉,也是家中妇人刚产了子,孩子养大不容易,心想能给儿子积点福也是好的,不求成才,只愿顺利长大。”</p>
“……”</p>
宋游吃着饼子喝着茶水,一言不发。</p>
对面的女童显然也听见了,抬头瞄了一眼坐在道士身后的那两桌人,也很快就收回了目光,也一言不发,严肃的盯着道士。</p>
最后一块饼子进了口,混合着最后一口茶水,一同下肚。</p>
“摊主,结账。”</p>
“好嘞!”</p>
一个矮小黑瘦的男子走了过来。</p>
“一碗茶水三文钱,红糖饼子五文一个,先生吃了两个,收十三文钱。”</p>
“再买四个,我带走吧。”</p>
“便是三十三文。”</p>
“……”</p>
道人瞄向对面的小女童。</p>
三花娘娘顿时收回盯着他的严肃目光,低头从褡裢里掏出钱来。</p>
拿出两串二十文的小串,都用精巧干净的小细红绳串着,大小刚好能被女童的小手拿着,一串先放在桌上,另一串解开,从里头仔细数出十三个铜板,也放在桌上。</p>
“先生家的童儿真是乖巧机灵,才这么小,居然就能算数管钱了。”</p>
摊主一边看着,一边笑呵呵恭维。</p>
就在他要伸手去接钱之时,又见女童把那一完整的小串也解开了,拎着红绳将铜钱倒出来,竟是将这根绳子揣回了兜里,随即才捧着一把散钱递到摊主手上。</p>
“这……”</p>
摊主愕然接过:“谢过先生……”</p>
“谢过摊主才是。”</p>
道人与他微笑,拿起旁边竹杖,便走出了这家小茶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