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饭是葡萄、牛奶和烤馕,不过寺庙提供的烤馕比他们赶路带的烤馕要松软许多,吃起来很香。</p>
饭后众僧相送。</p>
排场非常大。</p>
昨晚见过的一群大和尚赤着脚跟在道人身后,一路送下台阶,身后跟着整个寺庙所有僧人,全都站在山门口或台阶上,目送着道人一行。</p>
只是许多人都忍不住将目光投向马背上的行囊,一时道人都分不清他们是来送自己的,还是来看水行灵韵的。</p>
“告辞。”</p>
“道长慢走。”</p>
马铃声叮叮当当,回荡在山间。</p>
昨晚才下过的大雨,道路还很泥泞。</p>
三花猫也要下来走,四只猫爪子,每一步下去都要在泥地上戳出一个小洞,白手套也变成了泥手套。</p>
走着走着,还不禁抬起头,看一眼天上的燕子,露出羡慕之色。</p>
忽然一下,燕子飞了下来。</p>
“先生。”</p>
燕子落在马背上,对他们说道:“身后的寺院不见了!”</p>
猫儿顿时停下脚步,扭头看去。</p>
果不其然——</p>
身后远处只剩一座青山,青山上一半是碧绿的草甸,一半是墨绿的针叶林,色彩与场景都十分干净。莫要说昨晚金碧辉煌的寺庙了,就是一点人工雕琢过的痕迹也没有。</p>
“不见了!”</p>
猫儿不由愣了一下。</p>
虽然早知这座寺庙不一般,也早有了心理准备,可恍惚之间,还是有一种误入了人们常说的神怪故事中的感觉。</p>
“!”</p>
随即猫儿迅速反应过来,连忙化作人形,甩一甩手,就将手上的一点泥巴甩得干干净净,连忙踮起脚,去马儿背上翻找。</p>
小旗子还在,分水刀还在。</p>
钱袋子也还在。</p>
四方灵韵也都好好的。</p>
“……”</p>
三花娘娘这才松了口气,又看向自家道士,却见他的神情一如既往的淡然从容,好似早有预料。</p>
“走吧三花娘娘。”</p>
道人说了一句,继续往前。</p>
“那是什么妖怪?”女童连忙跟上,也抽出自己的小竹杖来拄着,加快步子跟上道人。</p>
“以后会知道的。”</p>
“以后?”</p>
“是啊。”</p>
“我们还会再见到他们吗?”</p>
“不一定会再见到他们,因为他们也只是一些小角色。”宋游顿了下,“但我猜我们会见到控制他们的那位。”</p>
“你怎么猜的?”</p>
“我很聪明。”</p>
“……”</p>
“三花娘娘猜不到吗?”</p>
“……”</p>
小女童拄着竹杖,与他沉默并行,因为小孩腿长与大人不同,她不得不迈得更快一些,以至于看起来挺有喜感。</p>
沉默了一会儿她才再次开口。</p>
“那个金锥好厉害!要是我们也有那个金锥,就不用担心走在路上没有肉吃,在大漠里没有水喝了!”小女童的眼睛在闪闪发光,“也不用担心去城里没有钱用了!要什么就有什么!敲一下就有了!”</p>
“不过是贼物而已。”</p>
“什么贼物?”</p>
“偷东西的法器。”</p>
“什么偷东西?”</p>
“三花娘娘觉得那只烧鸡,那只烤鱼,那碗牛奶和哪壶葡萄酒从何而来?”道人转头看她,“不就是和葡萄一样,是从别地偷来的吗?”</p>
“唔……”</p>
小女童不禁挠了挠头。</p>
那不行了。</p>
偷东西是不行的。</p>
耗子就是因为偷东西,所以才被人养着猫来抓的。</p>
走出大概二十里,道路很快变干。</p>
大概就是十几丈的一片区域,就完成了从泥泞到完全干燥的转变,宋游站在干燥的黄土路上用力跺脚,将鞋子上的泥巴全部甩下去,甩不掉的就用竹杖将之耐心刮掉。</p>
身边女童明明有更好的除泥的办法,却也站在他旁边,学着他的动作,跺脚,用竹杖刮泥。</p>
一边学还一边观察他的原版。</p>
宋游不禁揉了揉她的头。</p>
继续往前二十里,便到了玉城门外。</p>
这是一座修建于碧水青山中的城池,城外有着厚重的城墙,城门口有着成队的骆驼和马匹进出,来往之人大多都是西域面孔,无论男女皆穿着当地的特色服饰,缠头佩玉,透过城门口,也可窥得几分里头的建筑,与大晏的建筑式样有极大不同。</p>
甚至隐隐有当地的乐曲声传来。</p>
只一个瞬间,便是一股异域风情扑面而来。</p>
宋游扫视了一眼,这才迈步向前。</p>
出示度牒,加上沙州知州的手书,这才进入城中,来到这方西域的世界。</p>
(本章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