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水?”</p>
“正是!也就是不久前的事情,许多人都亲眼看见了,要不然这大漠深处,这浅滩上怎会凭空多出这么一眼泉水来?还不是神仙慈悲,特地给我们这些商旅行人走到这里解渴用的。”</p>
“那可真是神仙啊……”</p>
“可不是嘛。那边石碑上写着呢,说这泉里的水乃是从东南海外岛上借来的,所以也有叫它借来泉,神仙泉的。若不是神仙,谁有那么大本事能从万里之外的海岛上借来泉水?”</p>
“说得有理……”</p>
迷迷糊糊之间不断有声音传入耳中。</p>
饮下的清泉迅速滋润着身体,此时他感觉自己的身体就像是烈日暴晒过后的沙漠,每一寸都能储存大量的水,而清泉倒入这片沙漠中,也迅速被身体每一处所吸收,迅速变得湿润,恢复生机。</p>
商人终于慢慢爬了起来。</p>
前方说话的二人正在拱手道别,虽然都只是陌路相逢,可相逢本是不易,又何须曾经相识,于是双方也仍恭恭敬敬,这才互相离去。</p>
一个往东,一个往西。</p>
商人则站在原地,看向这一眼泉,随即环顾四周,脑子逐渐活络,对比四周景象,记忆这才慢慢变得清楚起来。</p>
脑中也浮现出了当初那名道人盘坐在前方、自己与之对谈的画面。</p>
当时这里还没有湖泊。</p>
“……”</p>
商人不禁露出一抹笑意。</p>
原来这第二次救他的,还是那一位。</p>
商人慢吞吞的牵着骆驼过来,使之饮足了水,自己也装满了水,这才顶着越来越灼热的烈日,走到那块石碑前,细细品读。</p>
短短两句,未有姓名。</p>
却是尽显神仙风采。</p>
商人这才发觉,自己与之同行一段,蒙受两次活命之恩,却只说过寥寥几句话,也尚未通报过姓名,竟不知神仙是哪路神仙。</p>
“呵……”</p>
商人不禁笑了笑,却是已经预料到了,今后这片大漠之上,要多一个神仙传闻了。</p>
泉水不干,传闻不止。</p>
只是幸运的是,相比起后来者,自己算是这个传闻的亲身见历者,若是老了亲口讲给后人听,也许会多几分精彩与神秘。</p>
“人间有真仙啊……”</p>
如此的感慨却远不止他这一句。</p>
就在这时,头顶轰隆一声。</p>
天上似乎闪过一道电光。</p>
众人纷纷抬头看去,这才发现,不知何时,头顶已经蓄积了一层浑浊的云,好像要下雨了。</p>
难怪今日没有往日炎热。</p>
众人一时甚至有些不敢置信。</p>
“轰隆……”</p>
雷声接连响起。</p>
没过多久,雨点真的落了下来。</p>
虽然下得很小,也没下多久就停了,对于这片干涸已久的沙漠来说,实在是杯水车薪,甚至只是堪堪将地面湿润,润了润大地的喉,可也已经是这片大漠近几个月来下的第一场雨了。</p>
……</p>
大安元年夏。</p>
被西域来往客商视作神仙的宋游已经走出了这片干旱之地,一路西行,依旧是一人一马,一只猫儿,一只燕子。</p>
奇妙的是,只要走出这两千里,气候立马就变得怡人了,甚至初夏时分还能察觉几分凉意。</p>
此行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p>
气候变化也是异常的大。</p>
甚至气候不仅随季节而变化,随日夜而变化,随天气而变化,也随路程和空间而变化。</p>
常常一山有四季,百里不同天。</p>
晴时是夏,阴雨入冬。</p>
白日造热,夜里生寒。</p>
有时走入大山之中,高山草甸,种满了麦子,夏日正是成熟之时,大山又温柔起伏,整个世界便成了金色的浪,宛如走入童话世界。白天高山上的太阳晒得人头皮发烫,一到晚上,又冻得人瑟瑟发抖。</p>
有时走入五彩斑斓的戈壁石滩中,却到处都流淌着水,与此前走过的千里旱地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觉。</p>
有时又在湖边露宿,湛蓝色的湖水或淡或咸,没有经过任何污染,甚至周边都没有人烟,像是镶嵌在西域大地上的宝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