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稳定的物资来源,不需要再派出人手进行采集,捕,开矿等获得。</p>
朱宏煜终于有底气喊出全民皆兵的口号,很多光复军中的妇孺老弱也走进了训练场,和士兵们一起进行简单的操练。</p>
光复军现在兵力有限,万一在战时出现兵力不足的情况,老弱妇孺也得顶上去。</p>
兵器工坊中,铸炮组开始了第一次铸炮。</p>
朱宏煜和老刘头站在一起,观看铸炮的全过程。</p>
通红的铁水被导入铸造成型的铁膜中,工匠使用内模水冷的技术,将一根U型导管伸入中空的铁膜里。</p>
然后将凉水导入导管,一端进水,另一端出水,凉水从炽热的铁膜内部过了一遍,就变成了热水。</p>
但在这个过程中,却也带走了大量的热量!</p>
尽量让铁膜内外铁水的冷却速度保持一致。</p>
这样一来,可以尽可能的避免炮身皲裂,一定程度上也能够提升火炮的质量。</p>
随着时间流逝,铁水逐渐冷却凝固。</p>
工匠们合力用工具拆下铁膜,露出依旧微微泛红的炮身。</p>
为了防止炮身皲裂,他们只能静静的等待炮身自己冷却,绝不能浇水。</p>
否则,等开炮的时候就等着炸膛吧!</p>
等到火炮炮身冷却下来之后,工匠们一起上前,合力将这门火炮搬到了水力镗床上。</p>
用水力镗床,来打磨炮膛内壁。</p>
在水力的驱动下,坚硬的刻刀开始随着传动轴的旋转而匀速旋转。</p>
金属碎屑被切割了下来,炮膛内壁逐渐被打磨的十分光滑,凸出点被磨平。</p>
工匠上前,用游标卡尺测量炮膛直径。</p>
并准备按照炮膛直径,来制定炮弹的制造标准。</p>
炮弹弹体直径越是和炮膛直径接近,炮弹和炮膛之间的空隙越小。</p>
就越能保证发射药被点燃之后,爆发出来的能量不被浪费,火炮也就能打出更大的威力,更远的射程来。</p>
就像是线膛枪,为了获得更高的精准度,更远的射程,所用铅弹的直径要比枪口直径还大一圈。</p>
铅比较软,铅弹的直径就算是比枪口直径大一圈,用上小锤子等辅助工具之后,也是能装填进去的。</p>
但火炮和火枪不同,火炮用的炮弹一般都是实心铁球,这玩意可比铅弹坚硬多了。</p>
炮弹的直径要是比炮口大了,可硬塞不进去。</p>
所以,为了确保火炮威力和射程,炮弹的制造也要定下标准!</p>
因为技术条件的原因,炮弹制造有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绝不能太大!</p>
说起游标卡尺来,其实并不是什么稀罕玩意。</p>
西汉末年的那位穿越者前辈王莽,就已经做出来的。</p>
现在朱宏煜命人做一个简易的游标卡尺出来,很合理不是吗?</p>
还有就是火药的配方问题!</p>
现在全世界的火药配方,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朱宏煜对其的评价就三个大字,不合理!</p>
火药配方有问题,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不科学,颗粒化之后颗粒的大小也不一样。</p>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这个时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还没有要区分枪用发射药和炮用发射药的意识。</p>
在他们看来,都是火药没区别,往枪膛炮膛里一塞,点火就完了,别的不重要。</p>
但历史证明,枪用发射药和炮用发射药的区别还是蛮大的。</p>
炮用发射药的含硝量要比枪用发射药高一些,具体原理朱宏煜不知道,但他记得好像是这样的。</p>
将各种事情吩咐给</p>
朱宏煜开口询问道。</p>
“现在兵器工坊的产量有多少?”</p>
“能否稳定供应军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