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水淹七军十面埋伏</p>
中平三年(186年)一月一日。</p>
准备不足的四十万黄巾大军,最终还从襄阳撤军,可谓是来势汹汹,去势匆匆。</p>
黄巾刚一撤退,刚刚回归的汉军主将秦昊,就下令全线出击,十万汉军连夜北上追击。</p>
项羽见汉军离开城池,以为有机可乘,于是就再次调转枪头,可汉军却并不与之交战,只是尽力在拖延时间。</p>
由于气候转凉,在加上粮草不足的,所以黄巾禁不起久耗。</p>
察觉到秦昊的意图后,项羽下令分批撤退,并亲自领军断后。</p>
为了防止汉军死缠烂打,项羽一连设下输道埋伏,可汉军又一反常态的在远方观望,好似也没有在追来的意思,而当黄巾撤远了汉军就又跟了上来。</p>
就这样,一个迅速离,一个慢慢跟,双方兵力都再次向北开始转移。</p>
一月五日。</p>
黄巾军撤至汉水,并屯于罾(zeng)口川,而这时却降下了暴雨加雪。</p>
雨雪一至,气温自然降的更快,而黄巾士兵大多衣衫单薄,扛不住这骤降的气温,所以更是归心似箭。</p>
而就在黄巾到达罾口川的前一天,岳飞和薛仁贵领军突袭渡口,并毁掉了大半的渡船。</p>
项羽无奈,只得先一边渡江,一边命人搜寻渡船准备渡江,当然对还在攻打新野的汉军的防范,也没有丝毫降低。</p>
一月八日,已有四万黄巾精锐渡过汉。</p>
这天,当项羽领着亲兵刚渡过汉水,只听得万马争奔之声震天,汹涌波涛的大水,铺天卷地般的向黄巾军袭来。</p>
“秦昊,你竟敢决堤。”项羽仰天发出一声不甘的咆哮。</p>
见到这一幕,项羽瞬间就明白,为什么汉军要一直拖延时间了,肯然是为了蓄水。</p>
可汉军是如何精准的得知这几天会下暴雨雪的呢?</p>
其实秦昊也想知道原因,鬼谷子竟然能提前那么早知道,在今年的正月襄樊会降暴雨,就是天气预报也不可能这么准吧?</p>
可这暴雨还真就来了。</p>
在天地威势之下,人力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黄巾四十万大军,瞬间就被直接碾碎,化为大地的养料。</p>
还在营内的龙且,听到这惊天声势后,大惊之下急出帐上马查看,之却见到这样一幅令人绝望的景象。</p>
四面八方的大水骤至,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可最终还是被大水冲走。</p>
很快大水已漫平地仗余,龙且等将领仗着马快,登上小山避水。</p>
而这时,刘备和袁术领着麾下众汉将乘大船而来,并摇旗鼓皆噪。</p>
大部分黄巾将领见四下无路,而身边也只有五六十人,知道逃脱不了,只得缴械投降。</p>
赵匡胤尽去降兵衣甲,拘收入船中,然后领军来擒龙且。</p>
此时,龙且、季布已和钟离眛会和,兵收拢步卒千余人,立在山坡之上。</p>
见赵匡胤前来,龙且全无惧怯,奋然接战。</p>
赵匡胤并不与之交战,而是用船将四面围定,令军士一齐放箭。</p>